雖然鋁產業屬于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消耗型的典型行業,但依托豐富的鋁資源,鋁工業已經成為廣西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廣西鋁產業的發展,一方面,受困于產業政策;另一方面,受限于清潔能源的開發和綜合利用機制。能源開發和綜合利用落后、資源要素稟賦的差異使得廣西的鋁工業沒能實現高效益、高附加值的發展。作為高能耗和高排放的鋁工業,面臨著空前的生存與發展壓力,是順應時代的潮流積極應對,還是被動地讓市場無情地淘汰,關鍵在于我們的作為。要積極促進廣西鋁工業從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式發展方式轉向低碳發展的道路上來。廣西鋁工業低碳轉型不僅是生存之術,更是發展之道。
一、廣西鋁產業的基本概況及其碳源特征
全球氣候變化政策的約束以及區域性碳排放的限制和能源等因素抬高了電解鋁的生產成本,影響了廣西鋁工業的發展。
(一) 基本情況。廣西有豐富的鋁土礦資源。根據最新的勘探成果,已查明鋁土礦保有資源儲量7.08x108t。幾年來,廣西鋁工業基本形成氧化鋁一電解鋁一鋁深加工產業鏈。其中,百色市到2010年10月已形成年產630萬噸氧化鋁、80萬噸電解鋁、70萬噸鋁材加工的生產規模,2010年預計生產氧化鋁650萬噸,電解鋁52萬噸,鋁材加工68萬噸,產值約為285億元。廣西鋁工業與河南、山東以及沒有鋁礦資源的內蒙古、青海等西部省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如表1、表2和表3顯示,廣西的氧化鋁發展過快,電解鋁發展滯后,高附加值的鋁深加工發展相對緩慢。
(二) 產業發展方向與布局。產業科學布局是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和能源資源的前提。廣西鋁工業現有企業25家,2009年形成氧化鋁產能500萬噸,產量455.29萬噸;電解鋁產能85萬噸,產量53.48萬噸,鋁加工材產能66萬噸,產量40萬噸。
產業布局應形成以百色為核心基地,輻射及推動廣西鋁工業快速壯大的發展模式。通過高起點規劃布局,加強政策支持和產業集中配套,加快百色重點基地的培育壯大,提升輻射能力。即大力推進以百色為核心,以重點企業為龍頭,以園區為承載平臺的鋁加工業大區域建設,輻射南寧、來賓、河池,打造中國乃至亞洲的鋁產業基地。在百色按照國家發改委編制的《廣西百色生態鋁產業可持續發展示范基地規劃》要求,優化產業布局,結合資源、能源、交通、市場等因素,重點圍繞平果、靖西、德保三個鋁產業生產基地,建立百色鋁工業產學研基地,加快平果鋁500KA年產38萬噸電解鋁二期、右江河谷鋁深加工基地等重點項目的建設;南寧可以南南鋁業公司為龍頭,積極發展鋁材深加工,生產高精度、高附加值的鋁材加工基地;來賓可以發揮電源優勢,以銀海50萬噸電解鋁及鋁板帶材項目為龍頭,帶動來賓電解鋁及鋁加工基地發展;河池可以有色金屬新材料為重點發展鋁等合金深加工基地。
(三)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廣西鋁產業必須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量及成本增加。電力消耗及其所用電能生產排碳是整個鋁產業碳排放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在低碳經濟環境下,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對碳排放征稅將會提升電解鋁生產成本。在廣西,煤電仍然是電解鋁企業供電的重要來源,其中煤電和水電占比分別為75%和25%。而煤燃燒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有害氣體增加碳排放,污染環境。在電解鋁生產過程中,除了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外,還有氟化物、二氧化硫、粉塵等污染物為主的電解煙氣。專家估算,1千克標準煤等于排放約2.49千克的二氧化碳,每一度電所需要排放的二氧化碳約0.74千克,每生產一噸鋁液電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6.75-7.5噸。2010年9月10日廣西電解鋁企業正式減產50%。必須意識到鋁工業發展方式粗放,產業鏈不長的憂患,特別要意識到電力因素和節能減排剛性政策已經制約廣西鋁工業粗放式發展。控制二氧化碳、含氟煙氣的排放,實現水電能源高效利用是廣西鋁工業低碳發展之路。
(四) 電力能耗。電解鋁工業是能耗大戶,而且消耗的是二次能源——電力,是典型的電力密集型產業。廣西百色銀海鋁業公司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增長質量,引進“新型陰極結構節能鋁電解槽”等新技術,提高現行240KA電解槽電解過程的電能利用率,直流電耗節電約1000kWh/T-A1,綜合能耗12700千瓦時/T-Al,低于2009年全國平均綜合交流電耗14171千瓦時/噸,噸鋁成本下降450元左右。雖然廣西中鋁、廣西銀海鋁業等電解鋁生產的平均交流電耗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二氧化碳的單位排放也比國際上低。但我們的電價成本占到鋁生產成本約50%,2008年國內電解鋁平均用電價格約為0.45元/千瓦時,電費占總成本高達43%,國外電力成本約占30%以下,一些國家電力成本只占鋁成本的25%。因此,電力供應的價格政策與電力安全影響著鋁產業的發展。如表4,反映廣西鋁工業和國內競爭對手優勢與劣勢,其中,綜合節能技術和區位優勢廣西排在第一,而電力因素排列第四,直接影響到廣西電解鋁和鋁深加工的發展。
二、鋁產業的低碳發展方向
(一) 向循環生態型鋁工業發展。目前,廣西鋁工業核心區——百色基本形成了鋁土礦一氧化鋁一電解鋁→鋁深加工及其相應配套的產業鏈,具有循環經濟的雛形,但還不具備循環生態型工業的特征。明顯的問題是廣西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相配套的鋁工業產業鏈,盡管百色掌握世界最先進的600KA大型預焙槽及新型陰極結構電解技術,但還不能運用其豐富的水能電力資源按照相應的產能擴大電解鋁生產,導致每年約250萬噸氧化鋁要通過公路、海運、鐵路運往內蒙古、河南等地電解,一是造成氧化鋁不能就近消化,增加運輸成本;二是鋁礦資源停留在初級加工水平,造成資源浪費;三是不能滿足本地鋁深加工產能的需要。電解鋁的不配套是廣西循環生態型鋁工業發展的瓶頸。
(二) 向水能→電能→鋁液→鋁深加工一體化的低碳經濟發展。近年來,以河南、山東、內蒙古為主的煤電鋁的發展模式已經受到政策的限制。廣西百色擁有豐富水力電力資源,已開發的水利電力總裝機容量近450萬千瓦,裝機容量252萬千瓦的天生橋一、二級水電站,裝機54萬千瓦的百色水利樞紐,裝機40.5萬千瓦的平班水電站,還有紅水河其他大型水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