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持續低迷的鋁市重創了國內外鋁企,無奈之下,近期鋁企相繼展開了行動,以出售資產、關閉生產線、減少產量等方法“割肉”求存。在鋁市低迷不振的大環境下,這一現象或將延續。
鋁企虧損嚴重 無奈“割肉”求存
上周五(5月17日),中國鋁業(簡稱:中鋁)公開發布消息,稱將轉讓對中鋁河南鋁業有限公司(簡稱:河南鋁業)和中鋁青島輕金屬有限公司(簡稱:青島輕金屬)總估值近17.56億元的債權。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周之前,中鋁才剛剛發出公告,掛牌出售旗下8家鋁型材加工企業的股權。除了上述提及的兩家公司分別售出86.84%和全部股權之外,還包括中鋁西南鋁板帶60%、中鋁西南鋁冷連軋板全部、華西鋁業56.86%、中鋁瑞閩鋁板帶93.47%、中鋁薩帕特種鋁材(重慶分公司)50%、貴州中鋁鋁業40%的股權,并出售西北鋁加工分公司和貴州分公司氧化鋁生產線等資產。粗略估計,此次意欲出售的股權和資產總評估值可達80億元。
中鋁年報顯示,2012年全年公司凈虧損達82.34億元,而上述公司中虧多盈少,8家加工企業年虧損就超10億,中鋁出售股權債權,也算是剔除部分不良資產。
“割肉”求存的現象也同樣發生在國外大型鋁企身上。
美國鋁業公司(簡稱:美鋁)上周四宣布,將關閉加拿大魁北克的兩條生產線,并推遲更新主要鋁材生產設備至2019年。這是繼去年關停53.1萬噸產能后又一降本舉措,而就在5月初,美鋁已聲稱關閉了13%的產能,總計達56.8萬噸。
全球最大鋁生產企業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簡稱:俄鋁)也于14日發布了今年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其鋁產量下降4%,而虧損則減少47.8%,為4700萬美元。俄鋁稱,減產策略將繼續保持至少至明年,總減產產量預計在7%。
劉鈞表示,“鋁市的低迷是全球范圍內的,而光就國內來看,今年累計喊停的鋁錠量就近80萬噸,相當于年產量4%左右。”愈產則愈虧,“割肉”,實是企業無奈的選擇。
市場低迷前途難 “割肉”現象或延續
在經歷了去年如泄的頹勢之后,今年以來的倫鋁價格依然處于下跌通道中,跌幅超過300美元/噸,滬鋁跟跌,跌幅近1200元/噸,超8%。
需求疲弱、新增鋁錠成本(尤指西北地區和部分自備電企業)偏低、上游供應壓力巨大、人民幣升值打壓期價、出口形勢惡化等一系列利空因素都累及鋁市的發展,鋁價低迷的情況恐怕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企業在這其中就如汪洋行舟一般,想要實現轉型發展扭虧為盈相當困難,‘割肉’也是無可奈何。
據了解,今年3月末4月初,國內上市涉鋁企業相繼發布了2012年年報,報告顯示大多數的企業舉步維艱,或盈利銳減、或虧損放大,其中以中鋁巨虧82億為首,中孚實業、常鋁股份、東陽光鋁等業績也都大幅度下降。
在全行業陷入虧損的環境中,企業難以為繼、棄車保帥的行為是必然的?,F在還沒有看到鋁市回暖的跡象,自發電企業很多也還能把成本控制在14100元/噸一線,在未跌破成本線之前,鋁價后市繼續下跌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鋁市前途多舛,在重壓之下,鋁企‘割肉’求存的現象也許還會繼續,且并不止于國內外的大型涉鋁企業。作為電解鋁大省,河南這樣的重災區可能接下來會有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