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眼看著自己經營三年的燈具店一步一步走到了關門,劉建心里有說不出的滋味,而伴隨停業的,還有劉建所在的建材城。“當初看到朋友經營建材很賺錢,就投錢搞了一個燈具店,結果錢沒賺到,反而搭進去十幾萬元。”在長沙路建材市場、遼寧路青島裝飾城等,有著同樣發財夢的店主們都是跟隨建材市場擴張大潮入駐,而現在卻面臨市場不景氣的狀況。記者調查了解到,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青島建材市場仍在不斷擴張,“現在青島建材市場面積應該已經超過200萬平米,遠遠超過了青島的消費量。”青島市家具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單青川介紹道。
到頭來一場空
“即使到現在,很多人都在說,蓋房子賺錢,搞建材也很賺錢。”劉建向記者說,自己原本并不經營建材,但是在2008年、2009年經歷了青島樓市的瘋狂后,讓他看到了“商機”。
在與朋友交談中,劉建了解到,建材行業的利潤還是不錯的,最重要的是,房子一直供不應求,建材生意非常搶手。
“當時,青島的建材市場還沒有現在這么多。”看到“商機”后的劉建準備涉足建材行業,因為自己不是很懂,考察一番后,還是選擇了一個穩妥的行當,就是經營燈具。
“相對來說,燈具投資要小一些,然后也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只要選得燈具比別人特別就可以。”劉建的店開在了華陽路的國際建材城,2010年剛剛進駐時,生意還算不錯的,經常會有人光顧,這也讓劉建非常滿意。
但是,隨著島城樓市進入低迷,劉建漸漸發現,整個建材城來光顧的人越來越少,店面也是越來越冷清,“尤其是2012年限購令出臺,青島的房子交易量很少,來買建材的人也少了許多。”
同時,劉建還發現,生意好的時候,客戶基本上不還價,而最近,基本上沒有漲價的燈具,客戶卻直呼太貴。
從生意少到基本上沒生意,劉建實在撐不下去了,雖然身邊還是有朋友在進入建材行當,但是他已經賠得太多,“到頭來還是一場空,都說這是個賺錢的行當,結果我卻賠了十幾萬。”劉建無奈地說。
消失的建材市場
最后一場空的不僅僅是劉建,他所在的國際建材城所有業戶基本上都是一場空,伴隨著建材市場的不景氣,這家國際建材城也開始“轉行”了。
“我們肯定不做建材了,現在還沒有想好要做啥。”該建材城一工作人員介紹說。
受房地產調控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島城樓市持續低迷,下游的家居建材市場也步履維艱,華陽路的國際建材城從開業之初就面臨著走下坡路。
記者了解到,在去年一段時間,該建材城推出了“零租金”的活動,對商戶不收租金,只需要每天每平方米0.5元的物業費和0.5元的押金,待合同期滿后,如果不續租,店鋪無損壞的情況下,會全額退還押金。
但商戶說,即使是這種情況下,當時建材城很多店面都已經關門,也鮮有人問津。“雖然沒有租金,物業費當然也不高,但是沒有人啊,店面一開張,每天的人工成本就要耗損不少,沒有生意,就是坐著賠錢。”劉建介紹道。
結果,華陽路的這家國際建材城也將退出建材市場,另謀他路。
目前,世界家居巨頭家得寶全線退出中國市場,北京東方家園家居大亨也紛紛倒閉,就在去年,當年強勢入駐的銀座家居也折戟青島。22日,記者來到江西路最南端的銀座家居時,昔日的高端家居賣場早已人去樓空,至今沒人租賃。
隨后,記者又走訪遼陽路的高科園裝飾城、青島市長沙路建材市場、遼寧路青島裝飾城等各大建材市場發現,家居建材行業本應正值消費旺季,生意卻十分冷清。
“生意很差,好不容易有人詢價,但真正想買的卻少之又少。”在高科園裝飾城內,見不到幾個顧客,從事衛浴生意的王先生直言干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