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幕墻的節能設計并不僅僅是節能產品和節能系統的簡單疊加。應該整體把握對節能體系影響的薄弱環節,考慮節點構造對幕墻節能效果的影響?,F在國內大多數建筑項目的設計,還是按照傳統的建筑設計習慣,僅設計到建筑施工圖階段,并沒有將門窗幕墻納入整體設計。后期由建設單位招標確定幕墻施工單位后,由施工單位重新進行建筑幕墻的深化設計。這樣就很難對建筑幕墻的整體節能效果進行較為充分地考慮。
1、玻璃幕墻隔熱的薄弱環節
雖然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中的50%是包含建筑圍護結構、空調、采暖、照明等方面的綜合節能能效,但總能耗的很大比重是由于外圍護結構的傳熱效應所導致空調采暖的附加能耗。因此,要保證節能目標的實現需要首要解決外圍護結構的傳熱問題。
2、玻璃幕墻設計的優化建議
(1)考慮綜合傳熱系數
玻璃傳熱系數僅代表玻璃本身的隔熱性能,不能代表整體幕墻體系的隔熱效果,幕墻整體隔熱性能因鋁型材框料的熱量傳導導致折減,同時由于開啟扇周邊區域無法完全密閉而存在空氣滲透熱損失。因此,玻璃的傳熱系數決定隔熱效果的大致范圍,而綜合考慮的型材傳熱和空氣滲透后的綜合傳熱系數才是作為節能參考依據的設計參數。
(2)優選高效的隔熱體系
為保證良好的隔熱性能,建筑幕墻宜采用隱框玻璃幕墻體系。中空玻璃幕墻完全將室內外溫差隔絕開來,同時避免了鋁型材的高傳導率產生的熱橋。但如采用明框體系則應選用具有隔熱處理的鋁合金型材或采取其它有效的隔熱措施,通常采用的是斷橋隔熱鋁型材,或在中空玻璃外側的扣蓋與玻璃內側的立柱之間增加三元乙丙隔熱膠墊來阻隔熱傳導。
(3)重點處理熱傳導的隔斷
玻璃幕墻的熱橋部位往往出現在橫梁、立柱的連接部位,幕墻與主體結構連接部位等。熱橋的直觀現象是易引起結露,冬天由于室外氣溫低而傳導到室內時,鋁型材或玻璃的局部溫度低于室內露點溫度,則在窗框周邊會產生結露現象。如果大面積的熱橋問題處理不當則會增大幕墻的實際傳熱系數,使得通過幕墻的熱損耗大大增加。
判斷隔熱措施是否可靠主要是看固體的傳熱路徑是否被有效隔斷,這些路徑包括:金屬型材截面、金屬連接件、螺釘等緊固件、中空玻璃邊緣的間隔條等。型材截面的斷熱節點主要是通過采用隔熱型材或隔熱墊來實現。通過幕墻連接件、螺釘等緊固件的熱橋則需要采用增加隔熱墊或轉換連接方式等辦法來隔斷固體的熱傳遞途徑。對于中空玻璃邊緣間隔條的固體傳熱處理,可采用非鋁合金材料的暖邊間隔條來替代。
(4)提高玻璃周邊的密封性能
玻璃幕墻的氣密性也是影響玻璃幕墻節能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為增加玻璃幕墻的氣密性,通常需在玻璃與型材之間、幕墻玻璃之間使用密封材料密封。開啟扇周邊的位置是密閉效果較差的部位,通常在設計過程中應該重點考慮開啟扇的密封效果。在開啟扇的窗扇與窗框間增加密封膠條,窗框與橫梁立柱間增加披水條及密封膠條以進行多道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