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市場混亂是行業存在已久的問題,特別是最近這些年,木門行業更為混亂,針對這些情況,木門行業協會開始發揮了一些作用。
為幫助企業打造品牌,鼓勵創新行為,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借“2011首屆世界木門大會”之機,宣布在木門行業首次啟動“中國林業產業創新獎(木門業)”的評選。石峰表示,這項活動由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牽頭、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組織實施,經過企業申報、他人推薦、專家評審等流程,最終評出創新企業,評選過程中不收取申報單位和個人的任何費用,使之成為一項公平、公正的活動,推動木門行業的有序發展。
據悉,首屆“中國林業產業創新獎(木門業)”將于今年7月15日前完成申報工作,然后進入專家評審階段,企業可以到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官方網站上下載申報表。凡是從事木制門生產與經營、設備制造、科研、教學、設計等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在節約原材料及能耗、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產品性能、提高產品質量、開發低碳環保產品、推廣新工藝及新裝備等方面獲得技術進步成果的,均可申報。
幾年前,人們還習慣于在裝修現場“打門”。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重視程度的提升,發現工廠制作的木門不僅可以降低現場制作的環境污染,縮短裝修工期,而且造型美觀,價格可控,于是工廠化逐漸走進尋常百姓家。近幾年來,各個大城市里都涌現出一批木門廠家,許多家具、地板企業也紛紛介入木門產業,分切著這個新興的市場。
部分“功勛企業”的品牌歷史最長的十幾年,最短的只有幾年。而全國上萬家木門企業中,真正年產值超過1億元的不足50家。這就導致木門行業呈現區域品牌多、全國品牌少,無名品牌多、著名品牌少,弱小品牌多、實力品牌少的“三多三少”現象。
更讓人擔憂的是,一些在市場上已經打出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并不能完全讓消費者放心。在2010年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一項比較試驗結果中,就有龍甲、益圓、春天等木門品牌因為浸漬剝離指標不合格而登上了質量“黑榜”。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木門專業委員會籌備組組長吳盛富表示,木門產品品質不穩定,主要是因為“木門市場迅速擴大,有的企業沒有足夠的實力和充分的準備,卻加大馬力在全國拓展,致使生產、研發、品控都難以跟上”。
我們相信通過行業協會的推動,木門行業一定能改變混亂的市場現象,推動行業規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