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前售后"潛規則"擾亂隔音窗選購 除了專業人員缺失攪起了隔音窗市場的一灘渾水,商家對隔音窗售前售后服務的缺乏也直接打擊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隔音窗商家的服務細節很不到位,一些商家只顧兜售產品,對業主的實際需求并不了解,游說業主稀里糊涂裝上隔音窗,達不到隔音效果還不愿承擔責任,隔音窗售前售后服務的缺失成了該行業的"潛規則"。 被訪的業內人士也紛紛表示,隔音窗的售前售后服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隔音窗能否達到隔音效果。但就記者的暗訪發現,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售前售后聲環境測量的商家寥寥無幾,賈猛虎告訴記者,隔音窗的售前售后服務會大幅增加大筆費用,相比安裝一般的窗戶,安裝隔音窗會增加60%-80%的成本。 隔音窗的選購、安裝非常系統,賈猛虎表示,專業的隔音窗企業應有隔音窗樣板間可供消費者體驗隔音效果,并進行入戶檢測,檢測業主小區環境噪音、居室噪音、墻體是否漏聲,"隔音窗并不是像很多商家所說的那樣,無論什么樣的環境都能做,一些樓房的墻體漏聲非常嚴重,即使用再好的隔音窗隔音效果也不會好,并且一些商家為迎合消費者,表示推拉、平開、塑鋼、合金的隔音窗都能做,但是稍有專業知識的人都知道推拉窗戶有縫隙,隔音效果不如平開窗。" 面對如此"潛規則"消費者又該如何著手?"雖然市場有隔音效果非常不錯的產品,但魚目混珠的情況很嚴重",燕翔頗為無奈,表示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消費者只能擦亮自己的眼睛,一是要詢問商家是否能出示檢測報告,但檢測報告也可能存在造假,并且消費者也很難讀懂,二是要調查商家的樣板間或者走訪商家曾經做過的案例,但也要提防是否是商家的"托兒",此外消費者自己也應多閱讀相關資料或咨詢專家。 消費者與商家簽合同時也要多長心眼,賈猛虎提醒消費者,一定要將隔音窗的降噪分貝、能達到的室內聲環境以及售后維修服務列入合同,例如未能達到治理目標能否賠償或恢復窗戶原狀,如果發現檢測報告造假又該如何等。 "新標"出臺或將淘洗市場 采訪中一些隔音窗企業負責人表示,今年9月國家環保部門出臺的《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以下簡稱"新標")可能將從另一個側面對缺乏行業標準的隔音窗市場進行一次全面的淘洗,據了解"新標"明確規定醫院病房、住宅臥室、賓館客房等以休息睡眠為主、需要保證安靜的房間,夜間(22:00至次日6:00)噪聲不得超過30分貝,白天(6:00至22:00)不得超過40分貝,新標從今年10月1日開始實施。 賈猛虎認為,該標準的出臺對隔音窗企業以及建筑聲學都是極大的機遇與挑戰。對于隔音降噪,隔音窗并不是孤立的環節,還需要建筑聲學、房屋墻體多方配合,在他實際經手的案例中,一些高層建筑墻體厚度遠遠低于250毫米的國家標準,有的厚度甚至只有160毫米。如果建筑聲學問題被重視起來,那么與其休戚相關的隔音窗也將面臨提高質量與隔音效果的問題。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新標"的出臺讓需要隔音降噪的業主除了安裝隔音窗,還可根據新出臺的噪聲標準判斷所處區域噪聲是否超標進行維權,"新標"為消費者投訴噪音源制造者提供了法律依據。但燕翔表示,"新標"對交通低頻噪音沒有明確規定,但對固體低頻噪音提出了要求,如水泵發出的聲音等。 此外,"新標"將樓盤噪音問題提上了臺面,某被訪者表示,一些開發商將樓盤建在交通要道等噪音重災區,但安裝的隔音窗卻不符合要求,消費者購買樓房后都要進行返工,所以消費者購房時一定要注意樓盤是否存在聲環境污染問題。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