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發展綠色建筑的桎梏 目前,鋼結構備受國外許多發達國家的青睞,并成為發展高檔住宅的主要技術。而作為產鋼大國的中國,盡管在北京、上海、天津、湖南、安徽等地建成了一批鋼結構的住宅示范試點工程,但較之外國鋼結構在建筑領域的普遍推廣仍然有著明顯的差距。專家認為,這主要是受到我國原料成本與市場需求的制約。 根據我國現有的鋼結構發展水平,鋼結構的建筑每平方米建筑成本在2000元以上,其建筑原料造價要比鋼筋混凝土建筑高10%~20%左右。所以對于低層住宅而言,采用傳統的鋼筋混凝土技術就足以實現標準住宅的要求,良好的性價比也更適宜居民的消費觀念和市場的運營模式。但對一些大跨度的高層建筑,如美國的世貿中心、上海的金茂大廈、深圳的地王大廈以及北京的京廣中心等,就應該借助鋼結構的優越性來擺脫成本造價的桎梏。 鋼結構建筑較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基礎造價上可節約30%,房屋面積利用率較混凝土高7%~10%,而且施工工期也可縮短約30%,真正實現了在"金土地"上的價值再創造,此外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整個建筑產業由勞動粗放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化,因此鋼結構逐漸成為現代高層建筑的新寵兒。 同時,專家還強調應該注意到鋼結構建筑的一個致命弱點 耐高溫性差。在常溫或250度以下,鋼結構的性能變化很小,但當溫度上升到300度時,鋼材的強度開始下降,如果繼續升溫,鋼材就像面條一樣不堪一擊,而且由于鋼良好的導熱性能,極易給整個建筑結構帶來毀滅性的危害。所以鋼結構的建筑必須要考慮防火性能,包括采用防火涂料、防火圍護、修建緊急避難所等完善的配套設施。 綠色建筑的新時尚 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是體育精神的弘揚,更是世界文化的融合與傳承,歡騰之后的中國隨之而來的是緊鑼密鼓地規劃、建設、發展,建筑行業也將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專家預測,鋼結構的應用很有可能成為未來高層建筑的發展趨勢。 專家介紹,目前很多鋼材生產商和房產開發商已經利用鋼結構的巨大市場潛力來優化產業結構,樹立企業品牌。而國家各項政策的引導和市場的規范化管理更成為了鋼結構建筑發展的強心劑。京、浙、滬、魯等城市對鋼結構住宅示范工程的大力推廣,標志著我國創新型的綠色建筑已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同時,建筑產業的飛速發展也對我們的鋼結構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打破傳統建筑觀念,解決鋼結構現存的各種問題,揚長避短,更好地發揮其優勢,使更多鋼結的綠色建筑在中國土地上傲然屹立。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