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業幾年"群雄割據"的春秋局面漸入戰國時代。越來越清晰的體系是,國資背景"五大家族"隱現。 條件成熟:12鋼企現金不足10億 事實上,以往鋼鐵業內的整合大多是國有資產的劃撥為手段進行的。來自12月12日工信部部長李毅中發言的政策信號已經發出。而各地方政府也十分熱衷。最直接的條件是,鋼鐵熊市終于讓盤踞一方的諸侯們地下了頭。"如果不是行業情況變壞,山東鋼鐵集團根本不可能收編日照鋼鐵。"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南方券商人士認為。 "現在有不少鋼鐵企業的現金流會有很大的壓力。"廣發證券鋼鐵分析師劉保瑤解釋,目前我們看到的重組,一般"拉郎配",如今,可能一些中小企業會因為壓力主動尋求重組的機會。這種情況下,行業并購的機會更好。 劉保瑤估計,在"吃老本"和地方財稅的一些支持下,小企業還能再堅持一段時間。他估計,大量的并購將于2009年年中之后開展。 誰可能最先被吞沒? Wind數據表明,即便從三季報來看,目前有12家中小上市鋼企貨幣資金不足10億,這其中的長城股份、大冶特鋼、八一鋼鐵、攀鋼鋼釩、柳鋼股份、廣鋼股份均屬已先后被納入大型鋼企或大資金如中信泰富囊中。 對其余小鋼企的角逐仍在激烈進行。比如資金壓力頗大的長力股份,市場廣傳的垂涎者就有新余鋼鐵、武鋼股份,甚至還有五礦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方"供暖是由鋼企的焦爐來完成的。在劉保瑤看來,這使得北方鋼企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承擔了比南方企業更多的壓力,不排除北方的企"先被并購"的可能。 "五大家族"唱大戲 "從北向南看,東北的鞍本集團,華北的河北鋼鐵集團和山東鋼鐵集團,往南的武鋼集團、寶鋼集團。基本國資背景的鋼鐵企業會以這五家為主。"在劉保瑤看來,幾大龍頭企業主導鋼鐵業的格局正越來越清晰。 河北鋼鐵集團和山東鋼鐵集團經歷了曲折后,在2008年均獲得較大進展。但在劉保瑤看來,這兩家集團的重組更多的只是規模上的整合,地方政府主導性較強,將來主動出擊收編其它鋼企的意愿以及可能性都相對較小。不過劉保瑤認為,該集團將來可能"圖取安陽鋼鐵、首鋼。" "傳統的龍頭還是寶鋼、鞍鋼、武鋼這三家企業。"劉保瑤說。和山東鋼鐵集團和河北鋼鐵集團由政府"拉郎配"不同,寶鋼、鞍鋼和武鋼所進行的重組更多的是來自這些龍頭企業主動的出擊,甚至積極參與到地方鋼鐵集團的整合中。在整合中,它們往往也起到了主導作用。 "鞍鋼系"在成功重組了本鋼、牽制凌鋼之后,對東北區域的布局已基本明朗。而在與寶鋼開展的,爭奪攀鋼的"暗戰"中,被業內人士認為"對鞍鋼更有利"。劉保瑤認為,若鞍鋼成功并購攀鋼,則可能以攀鋼為跳板,與武鋼競爭西南鋼廠,可謂"得寸進尺"。 相對而言,武鋼和寶鋼這兩個"大龍頭",對行業的整合之心顯得更為迫切。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