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權威媒體最近發表的《2008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十大關鍵詞總結》中,有兩大"關鍵詞"與湖南長沙相關:其一為"長沙崛起",直截了當;其二為"三一的承諾"。 "三一的承諾"是指去年6月17日進入全流通之際,三一重工鄭重承諾將解禁上市的5億流通股自愿繼續鎖定兩年:"長沙崛起"則高調宣稱"把湖南長沙打造成中國乃至世界工程機械之都"的豪言漸成現實,因為當年長沙市工程機械產業產值突破500億元,其中中聯重科與三一重工銷售收入雙雙突破200億元大關 "在同一座城市,有兩家國內企業銷售收入同時超過200億元,國內僅長沙一座。"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日漸深入之時,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向記者描述著自己的感受:"其實,春天與冬天是相對的。地球上有的人在過冬天,而有的人在過夏天。行業也是如此。"工程機械產業在長沙工業經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它在景氣下行之際承托、拉動整體經濟的關鍵性作用不言而喻。 創新從來沒"冬季" 自主創新是"長沙崛起"的靈魂。就在去年的最后一天,一項工程機械領域最新的世界紀錄又在長沙誕生。 2008年12日31日,由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世界最長72米臂架混凝土輸送泵車成功下線。72米,打破了世界紀錄的高度。 三一重工執行總裁易小剛介紹說,72米泵車在大型機械智能控制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不僅輸送泵車臂架長度達到72米為世界第一,而且泵車混凝土輸送量世界第一。 而前一個月,三一重工繼去年1月推出亞洲最大噸位履帶起重機后,又推出更高噸位履帶起重機。易小剛說,三一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泵車制造基地之一,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56%.2008年,三一泵車市場銷量比上年增長近30%. 作為長沙工業領域創新能力最強的產業之一,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初步形成。 以"工程機械三巨頭"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3家上市公司為龍頭,湖南工程機械行業內先后建起了3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7個博士后工作站。如中聯重科先后取得1300多項科研成果,主持制(修)訂國家和行業標準307項次,目前在用的有效標準187項。僅"工程機械三巨頭"目前擁有的國家專利就多達700多項,行業新產品產值率高出全國同行業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 工程機械產業近年來已成為長沙一張響當當的"名片",2007年以總產值超過300億元,占長沙工業制造業產值的1/3強,成為全市第一大工業產業。 "工程機械行業已經成為長沙工業快速增長的重要增長極和核心驅動力,牽引著長沙工業健康、穩步發展。"長沙市經委黨委書記、主任趙躍駟說,以去年上半年為例,工程機械行業克服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實現高增長,對全市規模工業的增長貢獻率達36.4%,拉動全市規模工業增長9.7個百分點。 即使到了下半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逐步蔓延,長沙工程機械產業新產品發布的喜訊仍舊不絕于耳。趙躍駟認為,創新從來沒有"冬季"、"春季"之分,去年10月,中聯重科推出了世界先進水平的輪胎壓路機,這就是實力。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