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三國鼎立,此間不僅英雄輩出,科技發展也達到了有史以來一個新的高度?,F如今,門窗行業中,鋁窗、木窗、塑窗三分天下,為了鞏固各自市場,產品不斷更新換代,門窗的科技含量與品質也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正所謂有競爭才會有進步,三種門窗、三個市場,既有各自的發展空間,又有相互競爭的前進動力。然而,隨著房地產市場銷售增幅的下降,樓市普遍感到房子難買的時候,人們預計房地產市場將會出現拐點。那么下游產業鏈上的門窗產業是否也會受到大的影響,從而引起市場波動?為了探求市場真相,本刊記者在京分別走訪了三個門窗行業中頗具代表性的企業管理者。
馬俊清——北京米蘭之窗節能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長,木窗行業代表。
陳其澤——北京嘉寓門窗幕墻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鋁窗行業代表。
李毅——阿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塑窗行業代表。
記者分別向三位老總提出這個問題,本想可以得到不同的見解,就如同拍電視劇般制造所謂的沖突感,讓劇情更加跌宕起伏,但沒想到得到的答案卻出奇地一致——影響基本不存在!??!
是自信?硬撐?是普遍現象?還是個別存在?
以下是他們的見解。
李毅:塑窗的又一個春天
對比2013年全年與2014年1-5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情況來看,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明顯放緩。然而,隨著國家進一步推進城鎮化,未來十年,我國至少有 120億平方米的住房需求,相當于 2011年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的12倍以上。
“十二五”規劃提出,保障房建設的目標在于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引導合理消費,加快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規劃目標是通過新建3600萬套保障房,到“十二五”期末,使保障房的覆蓋面達到城市人口20%。根據“十二五”規劃,期末城市化率將達到51.5%,以13億人口概算,覆蓋20%的城鎮人口即1.4億,以3口之家測算,所需住房為4700萬套。
據統計,截至6月底,今年(2014年)全國保障性安居工程已開工530萬套,基本建成280萬套。如果每套保障性住房的窗面積按大約15平方米左右計算,也就是說這530萬套保障性住房對窗的需求量約在79,500,000平方米左右。預計下半年還有籌劃開工的項目將會進行。
據阿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毅透露,2014年5月,阿朗中標了山西省一個保障性住房項目——100萬平方米塑窗。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據了解,全國每年保障房項目對窗的需求量大約是9000萬平方米,單阿朗一家公司即可占到全國總量的1.11%。當然,這樣的“大單”并不是隨時都會有,也并非每家公司都會拿到,但是,在房地產持續低迷的市場環境下,阿朗成功接單,節能門窗的市場逆勢而上,且還在持續增大。門窗是由多個部件集成組裝的產品,所以,隨之而來的,型材、五金、玻璃等等配套件企業都會受到帶動,共同發展。
塑料門窗由于前幾年市場管理的混亂,導致塑窗總體質量直線下降,本來深得老百姓喜愛的價廉物美的好產品變成了“談塑色變”的低端貨代名詞。根據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赴德門窗考察團考察報告顯示,在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塑窗依然是廣為應用,并且質量過硬、性價比極強的高端門窗產品。如果我國塑窗市場加強規范化管理,行業從業者加強自律性,那么塑料門窗依然大有可為。
作為保障房項目來說,塑料門窗以其優越的價格優勢一定會受到更多的青睞,但是2011年11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同志在河北省廊坊市實地了解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工作各項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和成效時曾指出“保障房絕不是低質房”,因此,在保障房工程中所應用的門窗,其質量一定是要放在第一位。這也使具有優秀節能特性、性價比較高的塑窗在保障房的門窗市場中能夠站穩腳跟。
而在這一點上,阿朗已經早著先機,計劃利用這一次中標工程的契機發展系統門窗。我們都知道在購物時,買的多,單位價格就會隨之降低。同樣,大量門窗以同一種質量標準、工藝方式進行流水線化生產一定會事半功倍,大量節約人力成本,從而降低商品自身成本。一旦生產系統化,商品穩定的將不僅僅是價格,還有其質量,從而更好地達到產品質量監控目的。
陳其澤:鋁窗的平穩過渡
截止到2014年6月底,我國各地區房地產開發規模與開、竣工面積增長情況表(來源:國家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