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剛剛結束不久,近日,第四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已全面啟動,這是自2016年7月中央首批環保督察組開展督察以來的第四次環保督察行動。據了解,8月7日下午,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率先開赴四川省實施督察,打響了第四批環保督察的第一槍。
督查期間,除了石英砂礦開采受限,加大原片企業采購難度及成本外,堿廠開工負荷不排除下調的可能。由于浮法玻璃生產企業的連續性特點,占純堿下游消費占比45%的平板玻璃開工負荷平穩,對純堿需求量變化不大。但環保影響市場預期,純堿廠家開工負荷有進一步下調可能,純堿貨源緊張局面或加劇,加上成本增加,純堿價格有較強的上漲預期。浮法原片生產成本不斷抬升。
根據相關要求,四川當地部分浮法原片生產企業限產20%,但供應量的縮減并未帶來市場供需改善。據了解,浮法玻璃下游近1/3的深加工企業受到環保督查影響,或因環保相關問題關停,或被提出限期整改要求,粗略統計,僅成都當地關停的銀鏡、鋼化、磨邊企業就有30余家。
環保風暴無疑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原燃料供應緊張導致原片企業生產成本迅速提升,疊加深加工等需求端的驟縮,浮法原片企業上下兩難。另一方面,也帶了浮法原片深加工行業的又一大洗禮,不達標企業相繼關停,預示著行業將更加規范化,減小市場低價競爭、無序競爭的可能。經過短期陣痛后,行業將向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下游行業的規范性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這個長期漸進的過程中,行業內將受到較大沖擊。據了解,四川當地原片市場價格出現再次回落,8月初的拉漲重歸于“零”,由于出貨情況不佳,當地原片價格仍有進一步下滑可能,與國內東部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玻璃行業傳統旺季“金九銀十”將至,西南玻璃市場受此重挫,業者對今年下半年市場疑慮逐漸增大。督查結束后終端需求能否快速修復、原片后期的提價能否消化不斷上升的成本,這些問題都影響著業者對下半年的預期。
卓創認為,面對中央環保督察風暴的再一次來襲,地方政府無疑將會面臨更為嚴格的環保整治要求和更嚴厲的環保問責壓力。督查任務一波接著一波,四川作為重點地區之一,年內或將持續承重。從浮法玻璃行業來看,當前原片生產企業仍保有一定盈利,但利潤空間將不斷壓縮;下游深加工企業經歷著環保洗禮,成本方面將再度面臨如2017年下半年成本上升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