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成立于1984年的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玻集團),總部坐落于深圳蛇口,A股、B股同時于1992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最早的上市企業之一。“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經歷幾十年的風霜洗禮,南玻始終秉承“求實、創新、團結、高效”的企業精神,一步步成為中國玻璃行業和太陽能行業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和行業龍頭。
近期,南玻集團發布2017年度報告,據顯示: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8.79億元,同比增長19.05億元,增幅21.23%,這是南玻集團上市25年來營收首次突破百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同時公司全年實現凈利潤8.29億元,同比增長0.24億元,增幅3.04%,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8.25億元,同比增長0.28億元,增幅3.47%!
應號召、去產能:強勢升級、轉戰高端
2017年,國家環保部、質檢總局會同發改委等部委印發《水泥玻璃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專項督查方案》,且于2月12日至22日展開水泥、玻璃行業專項督查,意味玻璃業去產能工作將加碼實施。
玻璃業一直是去產能的重點行業之一,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通過擬定《平板玻璃建立產業結構調整專項基金方案》等方法,運用政策引導和資金補貼的方式減少過剩產能。根據協會估算,平板玻璃產能利用率的合理區間為85%至90%,而2020年前至少需淘汰和減少平板玻璃產能2億重量箱。
眾所周知,傳統平板玻璃、工程玻璃行業已經進入產能相對過剩階段,正進入行業洗牌期,實際上,“去產能”的同時意味玻璃產品走向高端化、高附加值的機遇期。根據南玻集團董事會秘書楊昕宇認為,玻璃行業產能相對過剩是中低端產品的產能過剩,在應用端滿足不同細分領域特定需求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消耗、環境友好的高端產品則供不應求。
而早在1996年,中國南玻集團便深度開始考慮行業前景及發展弊端,并涉足節能玻璃的研發和生產,成為最早的低輻射節能玻璃制造商,引領了中國節能玻璃市場的前行方向。同時,南玻集團參與多項節能建筑、節能產品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與修訂。
從2005開始,南玻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產業的號召,大舉進軍太陽能光伏領域,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獲得巨大突破。隨著東莞麻涌綠色能源產業園的建成和宜昌硅材料生產基地的投產,集團打造完成由高純多晶硅材料到硅片、太陽能超白玻璃、太陽能電池片及組件等完整的第二產業鏈支柱。
到2007年,南玻的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已進入國內光伏產業第一陣營。公司現高純多晶硅產量為1萬噸/年,硅片產品產量為2GW/年,電池片產量為0.75GW/年,組件產量為0.15GW/年。同時,目前太陽能產業空間巨大:2016年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34.54GW,同比增長128.3%,在“6.30”搶裝潮之后,上游多晶硅供給緊缺不斷推高產品。在市場向好趨勢下,南玻借助完善的太陽能產業鏈布局勢必成為行業翹楚。
隨著可攜式移動智能設備的蓬勃發展,特別是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市場的擴張,帶動了鋁硅玻璃需求的快速膨脹,與此同時,筆記本電腦快速普及的過程中,較大尺寸顯示器的應用需求也帶動上游鋁硅玻璃需求的增長,對于成功轉型升級的南玻集團帶來了利好。
2013年3月,清遠南玻新建的一條年產800萬平米的高性能超薄鋁硅玻璃生產線正式量產,這印證了南玻集團成功搶占未來觸摸蓋板玻璃高端市場先機,進一步完善玻璃產業鏈,從而提升了公司整體競爭力。
據了解,該生產線采用獨有的工藝技術,借助南玻二十幾年來在玻璃技術的沉淀和創新,生產更優性能的0.20mm—2.0mm高性能鋁硅玻璃,產品廣泛應用于光學、消費電子、信息技術、汽車等科技領域和高檔建筑領域。目前,南玻生產的超薄玻璃在超薄玻璃市場的占有率已達50%。
值得一提的是:為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環保節能政策,清遠南玻更是采用清潔能源天然氣為燃料,并同步建設防塵硝等環保措施,力爭集“綠色、節能、環保”于一體,實現企業效應、社會效益與周邊環境的三贏。
高性能超薄鋁硅玻璃的成功量產是南玻集團推動國內電子玻璃跨越式發展的里程碑,也標志著南玻集團從傳統浮法玻璃向電子玻璃的全面轉型,完全實現傳統玻璃業務的升級換代。
自動化、高精尖:調整布局、制造升級
2017年是南玻集團的“結構調整年”和“戰略布局年”,南玻集團明確了以管理提升、行業整合、國際化戰略為路徑,深耕壯大平板玻璃、工程玻璃、電子玻璃及顯示器件與太陽能光伏等4大主營業務的戰略規劃。
在廣東省東莞市麻涌鎮,南玻集團的綠色能源產業園是公司六大生產基地之一。在園區內,浮法玻璃、工程玻璃、光伏3大業務板塊正如火如荼的生產中。在東莞浮法玻璃生產線旁,成品部切裝主任劉萬忠說:“南玻已經建成了產品覆蓋面寬、應變能力強的浮法線,可生產厚度從1.8毫米到超過10毫米的浮法玻璃。超薄的1.8毫米玻璃主要用于高端制鏡和掃描儀,市場形勢在不斷走高。目前,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了3個月以后。”
而工程玻璃事業部應用技術部技術員劉杰則激動的介紹:“公司推動‘機器換人’的步子超快,工程玻璃板塊全部40余條生產線僅去年就有17條配備了自動化翻轉臺,實現了自動化升級。自動化明顯有助于車間生產增效。過去人工搬運玻璃上下片臺,每條線需要配備5名至6名工人,實現自動化后,人數減少到3名。”
在工序更為復雜精細的光伏板塊,自動化設備投放收效更加明顯。僅僅是電池線的6道工序,就集中投放了上下料機、插片機、選色機、漿料機、絲網印刷機等自動化設備。光伏事業部生產部技術員范橋說:“去年公司為擴大光伏產能新增了一個車間,但由于自動化設備的大量使用,車間人員總數不增反降。”
除了自動化推廣及操作水平提升,工藝技術的持續改進也讓南玻集團的質量型發展之路走得更加堅實。浮法玻璃事業部東莞基地生產部經理葉金林說:“東莞基地浮法玻璃主要產品定位高端超薄,半數以上產品出口。雖然近年來產能沒有擴張,但良品率提高了不少。”據了解,該基地超薄浮法玻璃去年成品率達到88%,今年一季度已經超過90%,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水平直接關系到國家科技競爭力和產業核心競爭力,也直接影響創新供給水平。在“十三五”時期,南玻集團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貫徹落實“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以構筑國家先發優勢為中心任務,以重大項目、重要平臺、基地建設、人才培養為抓手,著力強化新一代高新技術攻關,力爭在玻璃行業高新領域贏得戰略主動。同時著力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技術體系,支撐產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
作為中國玻璃行業的領軍企業,南玻集團以國家戰略部署為導向,高科技創新為抓手,圍繞關鍵領域、關鍵環節,加強攻關,突出重點,形成“高、精、尖”的重大科技成果,以點的突破帶動科技創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2017年1月咸寧工廠的正式點火投產,進一步鞏固與擴大南玻在玻璃領域的技術和市場競爭優勢。咸寧高鋁二代生產線投入運營后,可年產二代超高鋁超薄電子玻璃1500萬平方米,月產100萬平方以上,日產優質高鋁超薄玻璃100噸。閃亮點主要集中在產品,咸寧所生產的高鋁玻璃,鋁含量將達到17%,并開始研發無堿高鋁光電玻璃,對標康寧等國際主流玻璃產品。
近幾年來,南玻集團重點在超薄電子玻璃領域進行技術與產能的擴張,主要以高鋁超薄電子玻璃技術為引領。南玻集團目前在運營的電子玻璃生產線共有三條,每條線年產能約1萬噸,且超薄電子玻璃市占率已經超過50%。將重心放在重點產業的建設中,不僅使集團提質增效,同時還加快培育了整體發展的新動能!
值得慶賀的是,今年4月19日,在廣東省建筑材料行業協會第四屆會員大會暨2018全省建筑材料行業工作會議上,清遠南玻“高性能鋁硅酸鹽超薄電子玻璃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榮獲2017年度廣東省建筑材料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特等獎,“高性能大尺寸超薄超透鋁硅蓋板玻璃”項目榮獲2017年度“東鵬杯”廣東省建材行業技術革新獎(技術開發類)特等獎。
此次獲獎,與清遠南玻始終堅持“聚焦技術創新,鑄造高端品質”為主線,致力于高品質的高鋁硅酸鹽玻璃生產配方研制、生產工藝研究以及相關設施設備的改進密不可分。榮譽佐證了清遠南玻在科學研究、技術創新、成果推廣、高新技術產業化等方面得到了權威機構和行業的充分認可,也將進一步提高南玻在電子玻璃領域的品牌影響力與行業地位,為南玻進一步深化發展電子玻璃,向終端市場邁進,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未來可期,南玻集團將繼續依托主業整合資源,橫向擴大產業市場寬度,提升品牌及市場的影響力及控制力,縱向延伸主營業務產業鏈,向上游發展儲備資源,向下游發展強化應用,從而通過關注各產業鏈前沿技術變革,引領行業發展。同時南玻集團將持續依托國家戰略,緊抓行業發展機遇,以“高質量”發展理念,不斷創新的為“中國制造2025”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