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業內人士的介紹,進口品牌多為一些發達國家制造。由于發達國家消費水平高,相應的勞務費用、原料價格都和國內不是一個檔次。再者國外品牌多為名師個性化設計,設計費用也要分攤到每一件商品中。再加上其完善的售后服務系統、過硬的質量以及固有的品牌價值和關稅等原因,使得進口品牌的成本要比國產品牌高出一大截。經過代理商的轉手,其價格往往高出國產品牌數倍甚至數十倍。
進口門窗品牌中國代理商們一致認為,進口門窗市場當年的繁榮與進口門窗新鮮、獨特的造型和功能及當時相對空白的門窗市場不無關系。如何化解""危難""贏得長久生存?專家認為,爭取國外品牌在中國建廠,建立更多銷售渠道,是進口門窗代理商們的生存之策。
進口門窗被指價格偏高
進口門窗進入中國已經超過10年,進口門窗在帶動中國門窗產業日漸成熟功不可沒,然而,近一年來,進口門窗品牌卻經歷了一場艱難的生存考驗,而這個考驗只是剛剛開始。伴隨國產門窗產業日益壯大及房地產市場的理性回歸,靠開發商維系生存進口的門窗前途渺茫。
然而,伴隨國產門窗產業的成熟,進口門窗的優勢幾年間已蕩然無存。從功能上看,改造后的國產門窗完全能滿足中國人的烹飪需求和習慣;從造型上看,國產門窗的設計多沿襲進口門窗,甚至超越進口門窗走國產化風格,更符合中國人的審美;從選材上看,國產門窗用材豐富,不像進口門窗習慣使用單一木材以保持自有個性和品質。這就造成國產門窗在價格上比進口門窗有更大回旋余地,而品質卻不比進口門窗差,進口門窗的高價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靠開發商艱難維系生存
裝修選購門窗的消費者很難在家居市場內發現純進口的門窗,這是由幾年來進口門窗一直與開發商保持密切合作、借助精裝修銷售決定的。可以說,進口門窗自進入中國以來便一直靠開發商維系生存,而伴隨國產門窗市場的成熟,進口門窗在零售市場上更無優勢,在進口門窗代理商看來,能接受進口門窗價格的人不多,靠開發商推廣更能節省銷售成本。
進口門窗代理商們認為,自己的最大競爭對手不是國產門窗而是市場上大量存在的假冒進口門窗,他們相信,進口門窗的品質是國產門窗無法超越的,只是消費者還需要一段時間去認識。只是逐漸失去開發商寵幸的進口門窗還有多少機會讓消費者去認識,在業內人士看來甚為堪憂。
進口門窗不得不面對的是,一年來樓市的低迷已經讓開發商不愿意多花一分錢,但凡有精裝修項目與規模化的國產門窗廠商合作讓他們有更大的利潤空間。對在國內沒有生產基地,所有材料及五金件完全照單進口的進口門窗來說,失去了與開發商議價的能力,進口門窗代理商們已經預感到,一個異常艱難的寒冬期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