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政策對保障房的傾斜,處于地產下游的建材商也多少受到一些影響,越來越多的建材商開始意識到,依靠單個家庭裝修的傳統零售市場份額正在下降,進而將營銷重心向精裝房市場轉移,形成與房地產商的共生模式。精裝房似乎正在成為建材市場爭奪的一塊新蛋糕。
現狀 眾多建材商瞄準精裝房
受國家調控政策的影響,房地產市場觀望情緒濃重,許多房地產商通過將已完工項目改造成精裝修房的辦法,降低因銷售滯后可能造成的風險。生活家、圣象、大自然等地板行業龍頭敏銳地捕捉到這一變化,開始加速在精裝修領域的布局。
由房地產商整合相關建材商共同生產精裝修房,形成房地產商和建材商之間的綠色共生模式,可以讓業主享受"拎包入住"的便利服務,并大量減少建筑垃圾。據生活家工程項目負責人透露,生活家地板目前在精裝修市場中占有比較高的市場份額,目前,已經和萬科集團、恒大地產、廣物集團、雅居樂等多家國內知名地產商結成全國性戰略伙伴關系。近日,還與當代置業、達美集團等兩家地產企業分別簽署全國性戰略合作協議。前不久又獲得了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等單位頒發的"中國開發商首選地板品牌"證書。
此外,生活家地板在高端房地產市場占據了優勢位置,和國內許多重量級的房地產商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如泛海國際、外交公寓、華潤.幸福里、招商.蘭溪谷等眾多知名項目也都選用了生活家地板。由此生活家在精裝修市場上占有較多的份額,成為全國最大的工程項目地板供應商之一。
生活家公司董事長劉碩真認為,房地產企業和建材企業結盟,不僅是一種單純利益上的結合,更是共同營造一種綠色共生模式,推動房地產領域的節能減排。劉碩真表示,在這個共生模式中具有一種"相互加分的機制" 房地產商因為采購了優質的建材而得到市場的認可;優勢建材品牌也會因為能夠進入這個體系而使品牌形象得到提升。
由于這一雙贏結果,門窗、衛浴、瓷磚、采暖等建材企業紛紛加入精裝房市場爭奪戰,飛宇門窗老總則直言,精裝房所帶動的工程渠道將成為門窗企業下一步發展的重點。
一些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精裝房市場對于產品質量、采購價格、生產研發能力、供貨速度、貼近性售后服務、工程隊伍等諸多方面都提出了極為苛刻的要求,這需要企業在綜合制造能力、資金實力、專業團隊建設等諸多方面高人一籌。目前,能夠真正進入精裝房市場,與萬科、保利、華遠、碧桂園等房產巨頭對話的,也只有群升、盼盼、步陽等少數幾個實力派巨頭。
調查 部分建材商不走精裝路線
針對目前建材商精裝房市場開拓情況,記者連線了幾位建材行業相關人士。從整體情況看,走精裝房路線的建材企業和依然堅持走零售渠道的建材企業大致各占一半。
森德(中國)暖通設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陳西表示,由于森德產品定位于中高端消費市場,而這部分市場受房產新政影響不大。森德除了守住零售終端這一市場份額之外,也與地產商聯手開展工程項目,在建房初期就將產品植入到房產中,精裝房業務的銷售在森德整體銷售中已占到很大比重。而一些陶瓷、衛浴建材商時則表示,雖然目前銷售受房產政策沖擊很大,門店客流明顯減少,但還沒打算考慮進入精裝房市場,"與地產商合作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偶然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