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門廠經過了2010年中國門業的大喜大悲后,2011年變得似乎不太理性了,紛紛把寶押在了2011年的這個夏天的展會上。因為他們認為,2010年中國門業經過了動蕩期:有的門廠接單生產做不過來;有的門廠門亭冷落,無米下炊,他們或許認為要么是品牌宣傳沒到位、要么是經銷渠道商招的不夠多。但是事實上,中國門業經銷商雖然有了很大的增長,但也趕不上中國門業生產廠家越來越多的增長速度。至2011年春節后,還有更多的新門廠在誕生;還有更多的人要投資門廠。但許多人視而不見的事實是更多的門廠在選擇轉型、整合、并購,或在轉讓…。2011年這個夏天門業如何走出“冰火兩重天”?
這個夏天門業要走過的“冰火兩重天”?
《居舍.中國門窗》徐生
在2010年春節前后,筆者參加了很多的企業經銷渠道商年會、大會,經常遇見許多大品牌的經銷加盟商游走于這些門廠之間,并代理多種品牌,許多人成為了門業銷售佼佼者或者大牌。有的經銷商年銷售額達到了2000萬元甚至更多。某知名門業品牌重慶加盟商年營業額多年不低于1500萬元,奔馳就有好幾部。
如何抓住有限的渠道商,是當前門企的當務之急!
因此通過展會展示企業和招商成為了一些企業的首選方式。2011年3、4月剛剛結束了的2011年中國(北京)第十屆門業博覽會和第二屆北京(國際)門博會關注熱度還未冷卻,而這一方式又集中放大到了2011年的中國廣州(國際)建筑裝飾博覽會,而且令人詫異的是,2011年這種招商和展示竟來勢洶涌,中國門業品牌齊聚羊城,七月琶洲“華山論劍”?據統計,2009年廣州琶洲展館門館招了兩個館;2010年參展商達到了四個館;2011年據展會方不確定消息招展已達到了八個半館,展商超一千家。以致于展會方供需倒置,奇貨可居,展位一時洛陽紙貴,價格甚至不打折,令企業談展色變。
一、形成上述深層原因在哪里?
1、房地產不確定因素增加,樓市調控房價反而飚升,企業期盼市場好轉。
2010年尾,許多企業開企業年會,其中事實是:2010年一是企業銷售額同比下降;二是企業銷售額上升,但利潤同比下降;三是依然穩步上升的門廠原材料成本增加。因此造成了年會一大怪象:集體低調。但企業均表示,2011年中國門業銷售市場將有好的上升趨勢,持樂觀態度。但時至5月,大多門企銷售依然相對低迷,許多門業老板開始對市場產生懷疑?國家發改委顧問、經濟學家國世平教授在北京門博會稱,門業市場最好時期應該在這兩年左右時間;打壓房價可能會變成打壓房市,致中國經濟坍塌?
另一面,2011年以來,廣州、上海、北京房價不降卻依然堅挺,二三級城市房價反而飚升。造成門業老板對預期門業市場的恐慌心里。因而廣州七月建博會爆滿應成必然。
2、門業廠家在尋求銷售模式突破口——如何做寬、做深
現在流行的銷售模式有:OEM模式,整體家居模式,單點突破、全面跟進模式,新產品個性化創新模式等等。近年來,門業生產機制受訂制產品影響,交貨期成門業突破量產的瓶頸。許多廠家開始尋求量化發展的突破口,將產品做細、做深的同時,努力做量。在居室門行業,除了做標準,現在流行的是做模式。
首推的是TATA模式。即重產品、重銷售,輕生產模式:重產品研發,重品牌營銷、重事件營銷,重電子商務銷售、重直營銷售,生產則完善流程,并可大量復制。據悉TATA旗下合作生產廠家已達16家或更多,其還在不斷尋求合作與并購。董事長吳晨曦說,只有通過好的發展模式才能提升到走資本運作模式。現在很多廠家在觀察、學習或者模仿這種模式,以尋求產品的量化。大自然集團已經以這種方式快速進軍門業了,2011年4月參加北京門博會效果不錯。
其次是東威利的城堡生活整體家居模式。將產品線延伸,由門及柜、及床、及整體家裝,高檔化風格。很多工廠已形成了自己產品的特點,形成了風格——或中式、或歐式、或簡約、或時尚。
三是單點突破,全面跟進的龍樹模式。龍樹門業發展到現在的門業產品多元化,是由鋼木做大做強后,單點突破,向相關產品、居室鋁門、等產品延伸;現在龍樹門業已發展為8家分公司(還不包括控股公司)的大型門企。還有浙江金凱德等企業、安全門、防爆門多元發展,企業得以快速壯大。還有的門企多品牌運作,鋁門、生態門多品牌占領市場。
四是產品個性化模式。更多的企業靠個性化門業產品獨霸一方;如碧達的鑄鋁門、防爆門;派雅的高檔鋁門60多種專利;致雅木門的純高檔中式原木門;廣東介仁玻璃將個性化玻璃工藝賦予居室鋁門生命力,其鋁門是按工藝玻璃的藝術價格來計算的,令競爭者永遠無法模仿。
3、近年來合作并購大熱,轉廠企業增加。
一是2010年至2011年,更多的門業中、小企業尋求與大廠的合作,分一杯羹;僅2011年,筆者知道尋求大廠合作的廠家不下十幾家。已經有意向的或已達成合作的不在少數,雙方互惠互利。二是許多企業還在擴建新廠,大廠借機尋求擴張。我們看到,品牌化、規模化工廠在行業洗牌中借機渾水摸魚,尋求擴張;某大型門企最近又以并購方式擴張一近5萬平方米新工廠,擬推出新的可量化的居室門款,包裝新的品牌,占領市場。某北方門業大品牌在華南增加十幾家直營店的同時,不斷的尋求合作廠家;還有華東某廠來華南欲與廣東門企合作、或直接OEM。
綜上發展勢態,企業無論哪種發展模式萬變不離其宗,最后都要回到銷售渠道這個原點上來。因此,2011年七月廣州建博會門窗企業蜂涌而致、紛紛參展,門業品牌群芳爭妍不足為奇,說明了2011年門企品牌招商需求點趨向一致,2010年廣州建博會參觀觀眾就高達90000多人,展商看中的是人氣。
形成國內門展馬太效應的是,2011年中國(北京)第十屆門業博覽會和第二屆北京(國際)門博會,也是門業品牌匯聚,但分流了大量人氣,形成南北門業品牌呼應勢態。其中2011年中國(北京)第十屆門業博覽會參展面積據稱達100000平方米。
2011年4月,第二屆中國(北京)門業博覽會“展會吸引了來自全國34個省市300余家企業和46030名專業觀眾,在近6萬平米的展廳中目睹了2011門窗行業的設計趨勢、高新技術、創新理念和品牌形象。本次展會上還舉辦了2000人參加的“第二屆全國門業經銷商大會”、“2011中國門業投資高峰論壇暨產業鏈對接峰會”、“中國木門30強新聞發布會”、“2011中國鋼木門行業年會暨表彰大會”、“2011門業設計大賽頒獎典禮”等活動,受到廣泛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