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明倫堂原在可園附近,修建于明晚期。明倫堂是各地孔子廟的大堂名稱。而東莞的這所孔廟在幾年前被拆除了,其被拆下來的兩扇大門經由藏家們幾經轉手,在今年其價格已經炒到18萬元。
“明倫堂在東莞的歷史中地位顯赫,代表了東莞豐富的歷史,抗日英雄、淞滬抗戰總指揮蔣光鼐也曾經任明倫堂的董事長,未來如果要重修明倫堂,其收藏價格將有很大的升值空間。”藏家孔先生說。
千年酸枝木制造大門
昨日上午,記者在南城菊香苑附近的文寶齋內見到了號稱“東莞第一門”的明倫堂大門。整扇門平整潤滑,暗含光澤,給人一種淳厚含蓄的美感。大門是由一整根直徑近1米的酸枝木直接裁制而成的,高約3.7米,一扇門的寬度是0.72米,厚度在70厘米。據了解,酸枝木在北方又俗稱做,材質中僅次于紫,其生長極為緩慢?!爸睆浇谝幻椎乃嶂δ?,其生長年限至少有1000年了?!蔽膶汖S的孔先生說。
記者發現,明倫堂大門軸心上套的銅腳已經被嚴重磨損,年份應該已經比較久遠。而大門的制作工藝也仍人稱奇,兩扇門的接縫處,一邊是凹槽,一邊是凸出,關好后恰好嚴實閉合,線條仍然沒有任何變化。兩扇重約800公斤的大門,當年的木工是如何將一棵直徑近1米的大樹切割制作成一扇平整光滑的大門,看上去像一個謎。
蔣光鼐曾掌控明倫堂
兩扇大門曾是明倫堂的第三道大門,據了解,前兩道大門早已被破壞。而明倫堂在東莞近代歷史上影響力巨大,在近代享有巨大特權,蔣光鼐也曾出任明倫堂的董事長。
記者從東莞市志上了解到,東莞明倫堂在19世紀40年代之前,仍然只是生員們讀書的場所。但之后,明倫堂演變成一個擁有武裝和六七萬畝肥沃沙田的特殊組織,主要由地方官府和豪紳操控。
明倫堂在東莞社會曾發揮巨大作用。建國前,東莞大部分人才都由明倫堂培養出來。東莞的中小學的經費都由明倫堂支付,包括東莞中學、石龍中學及虎門中學等。而當時留學海外的東莞人,明倫堂每年每人津貼160兩銀子。此外,到外地求學的東莞讀書人也由明倫堂資助。
建國后,掌控明倫堂的董事長將被轉移到香港的款項、卷宗帶回廣州交給政府,東莞明倫堂才宣告結束。
拆下的大門曾被當作廢料
據了解,明倫堂最初被拆后,其大門也被當作廢料轉賣出去,有人一度想裁斷用作案板之用。后又被人看中,幾經倒手轉賣,其價格也只在數萬元間。之后,又被東莞一位收藏紅木家具的藏家看中高價收購。
而現在的藏家孔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對這兩扇門是一見傾心。雖然最初出價很高,但幾經商談,仍不惜四處籌措資金,以18萬元的高價收藏回來。
孔先生兩扇門的未來增值空間顯得信心十足,他說,兩扇門體現了明代高超的木工技藝,單純作為文物就是難得的寶貝。此外,明倫堂在東莞地位特殊,今后仍有重建明倫堂的可能,重建時將會回購拆下的舊物,其價格將會超高。他介紹,可園當年被轉賣出去的家具,價格在3000元左右就被人收藏,但現時可園回購家具,其價格最高已近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