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當前,建筑行業數字化轉型步入深水區,但建筑企業在決策層、管理層以及執行層仍存在著價值感不強、應用推廣難、工作提效少等各種問題。為解決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難關痛”,《數字建筑大講堂》推出“建筑業務平臺”專題課程,邀請行業專家深入解讀“平臺+生態”新模式,助力企業推進系統性數字化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建筑業務平臺”專題課程中,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業務平臺部總經理王鵬翊介紹了廣聯達建筑業務平臺發展現狀、方案特點和核心能力等,為建筑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升級貢獻智慧。
統一平臺+生態新模式,推動系統性數字化落地
在“數實融合”趨勢下,建筑業數字化轉型提速升級,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步入深水區,各類問題日益凸顯:有數據,但是無法直接用;建了許多系統,但對業務支撐有限;許多建筑企業越轉越疑惑,數字化轉型的整體價值感、獲得感不強,決策層覺得雖然有很多系統,但想看的看不到;管理層覺得管控體系匹配度低、數字化應用推廣難;執行層覺得可用的數字化工具少,想要減負提效的預期仍未實現。
面對數字化轉型之痛,不少人認為可以通過統建業務系統或統建業務中臺來解決。王鵬翊認為,數字化轉型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單一技術解決不了系統性問題。他強調,建筑企業推動數字化轉型,要透視行業“個性化”需求本質:建筑業務是高度復雜的系統;項目承接和激勵管理模式不一,勞務、物料管控力度不同;現場管理缺乏標準,BIM、智慧工地、移動技術快速變化,集中管控需求不斷增強。為滿足“個性化”需求,業界常見三種解決方案:自研,但核心技術缺乏、產品架構缺乏、關鍵人才缺乏、實施保障面臨困境;中小廠商定制,但應用分散難以集成、核心技術難以突破、品質難以保障;采購標準產品,但業務匹配最后一公里難、系統整合難。
為此,廣聯達提出用統一平臺+生態新模式構建數字化系統,解決“個性化需求”與“標準化供給”的矛盾,推動系統性數字化落地。
以“平臺+組件”開放系統,塑造數字化核心能力
廣聯達建筑業務平臺發展歷經20余年行業積累和技術沉淀,經歷了“核心技術自主化、行業能力平臺化、生態開放”三個階段,是集數據平臺、協作平臺、決策平臺于一體,綜合了BIM、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核心數字技術,專門為建筑行業深度賦能服務的產業級平臺,能夠貫穿項目從設計、施工到運維的全生命周期。
平臺定位為建筑行業數字化核心能力平臺,打造數據驅動、專業可靠、靈活開放、國產自主的工程建設領域數字化平臺底座,以“平臺+組件”構建系統性數字化解決方案,在統一平臺(技術平臺、大數據平臺、云計算平臺等)上,讓企業、項目配置各種組件,為客戶打造標準化方案、個性化方案,以適應不同需求。
王鵬翊介紹,平臺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平臺+組件”,平臺提供可復用的業務能力,采用新一代云原生技術,數據驅動,“可組裝”“可替換”;二是“數據驅動,多層聯系”,一方面注重全業務領域、全生產過程、全生產要素數據連接,另一方面注重數據驅動,以規則驅動業務,實現責權利清晰可靠的業務連接,而不只是技術連接;三是快前臺(應用)、強中臺(組件)、厚后臺(平臺),后臺保證系統面臨大并發、高可用復雜技術問題時所有應用效率如一,中臺形成可被多個系統復用的關鍵能力,將算量中臺、數據中臺、BIM中臺、IOT中臺能力進行抽象、沉淀,用開放接口為上層應用提供服務,以打造“快前臺”,根據需求快速搭建業務應用。
打造全域場景應用,助力企業持續成功
建筑業務平臺由基礎設施、可信計算平臺、平臺服務三個層級組成,打造十個板塊核心能力,包括公共業務中臺,物聯網中臺、BIM中臺、數據中臺、行業AI中臺等技術能力,工程算量中臺、成本管理中臺、工程管理中臺等業務能力,以及應用開發平臺、應用集成平臺和DevOps等開放能力。
公共組件庫提供開箱即用的公共能力,項目管理組件庫提供開箱即用的項目管理業務能力,工程量計算組件提升企業項目收支雙線的工程量精細化管控能力。工業級物聯網平臺支持海量設備連接,建模和控制,支持百億級事件數據存儲與規則,賦能現場數字化。BIM中臺采用國產自主BIM技術,構筑建筑業核心技術優勢;輕量化引擎BIMFace,提供BIM二次開發平臺;數據交換標準GFC,統一各產品的數據接口,對外開放共享。數據中臺是企業數字化的核心中樞,使行業場景深度結合,讓數據成為生產力。場景化AI能力讓OCR智能識別、智能監控變為現實。平臺為開放架構、開放場景,可滿足開發和二開需求的組件化最佳實踐落地,提供全代碼開發、低代碼開發、集成開發模式,使研發成本平均下降55%、交付周期縮短61%、開發效率平均提升65%。
經過大量實踐應用,建筑業務平臺發展迅速,一大批標桿客戶在平臺賦能下轉型取得重大進展,如滬東船廠船舶設計系統研發、北京建工新一代項目管理平臺建設、上海建工四建智慧建造與運維實踐等,都是基于建筑業務平臺賦能。
最后,王鵬翊總結,建筑業務平臺助力企業夯實數字化底座,具有“一站式、低代碼、全開放”等特征,集成行業能力,“裝配式”組件靈活開放,穩定安全,可以“多、快、好、省”地助力企業持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