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近年來,北海依托高品質石英砂資源優勢和港口區位交通優勢,引進了信義、新福興、南玻等多家知名光伏企業,初步形成了“石英砂—光伏玻璃—光伏組件—光伏電站”產業鏈,全力打造千億元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產業集群。2023年,北海市光伏產業規上工業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完成110億元。
光伏材料產業是北海重點打造的六大工業產業集群之一,光伏材料項目主要布局在鐵山東港產業園和鐵山港(臨海)工業區。2019年以來,北海市引進多家知名企業,已建成5條光伏玻璃生產線,投產產能規模位居全國前三,在建及擬建光伏玻璃產能位居全國第二,成為國內光伏裝備制作新高地。
北海市石化和新材料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胡小兵:
光伏組件作為光伏產業鏈的重要部分,北海市也取得了突破,現已引進的一道新能源、皇氏陽光2個光伏組件企業,已建成投產產能5GW,位居全區首位。
廣西新福興硅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一家落戶鐵山東港產業園的企業,也是第一家投產的光伏玻璃企業。該項目總投資108.5億元,是目前西南地區產能規模最大的光伏玻璃企業。2022年,該項目已投產一期光伏玻璃生產線2條,2024年新增投產2條生產線。2023年實現年產值22.7億元,預計到2025年,產值將近百億元,利稅可達10億元,解決勞動就業3000人。
在新福興出品倉庫,叉車、貨車絡繹不絕。據了解,該項目所生產的光伏玻璃主要銷往江浙及西安一帶,國外銷售方向以東盟國家為主,目前,歐洲一些國家以及印度都有訂單往來,產銷率超過95%。
北海市石化和新材料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胡小兵:
光伏產業是北海市發展最快、增速最高、最具特色、潛力最大的主導產業之一。2023年北海市光伏產業規上工業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完成110億元,同比增長88.4%,三年平均增速超80%,拉動規上工業產值增長2.1個百分點,對北海乃至全區工業經濟增長貢獻較大。
隨著光伏產業在北海市落地生根,不僅為北海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在減少環境污染、降低碳排放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我國首個海上油田群光伏電站—潿洲光伏電站,安裝太陽能光伏板8216塊,總面積約3.6萬平方米,總裝機容量4.5兆瓦,每年可提供綠色清潔電力517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省天然氣3400噸;銀基國際旅游度假區柔性支架分布式光伏項目,總投資近8千萬元,占地面積約9萬平方米,光伏裝機容量為14.6兆瓦,年均可實現發電量超1752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4825.52t;中電信息港光伏發電項目,年發電量為40萬度,可解決園區企業30%的用電需求,運營期內總發電量為1000萬度,節省標準煤3000多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00多噸,節省電費240多萬元。
下一步,北海市將繼續推進產業強鏈補鏈,招引光伏電池、組件、光伏膠膜、鋁邊框、逆變器等環節項目,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完整閉合,促進光伏產業的集群化、高端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