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雙陽,更多的人只知道兄弟家具,但在中國108個城市中,更多人知道的是兄弟木業——吉林省兄弟木業集團公司。難道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墻里開花墻外紅嗎?不!這是因為兄弟木業董事長劉英總是“低調宣傳、專心做事、誠信為人”。他在堅持“兄弟誠信四海,品質成就未來”經營理念的同時,始終堅持“修一流人品,做一流產品”的管理思想,時刻不忘“十年基業,百年發展”的企業遠景。經過十五年的艱難跋涉,他把一個家庭式的手工小作坊,一步步打進“中國木門30強”前列,把產品推向整個中國,乃至國外市場。
只有好人品,才有好產品
劉英的祖輩都是木匠出身,父親要他們子承父業的同時,向兄弟倆灌輸最多的并不是做木工的手藝,而是如何先立身后立業,如何先修人品再做產品。就這樣,劉英兄弟倆在父輩身邊耳濡目染下,繼承和發展著祖傳木工手藝,兄弟倆開始了他們走街串巷做家具的鄉間手藝人的生涯。
吉林兄弟木業集團董事長劉英
經過三四年的“錛、鑿、斧、刨”的鄉間游走手藝人生涯之后,他倆真正做到了“人好、活好、價好”,在雙陽有了一定的名氣。當時吉林雙陽有“做家具,買家具,最好就去找兄弟”和“丁是丁,卯是卯,兄弟家具就是好”的順口溜。可見兄弟家具在雙陽影響之大和百姓的信任之深。
在市場越來越大,需求量不斷增加的時候,兄弟倆不約而同地產生了辦木工廠的想法。
1996年,在兄弟倆完成最初的資本積累之后,兄弟倆在自家的庭院辦起了木工廠,起名叫兄弟木業。雖是家庭作坊,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涉及到“生產、管理、工藝技術、研發設計、經營銷售及客戶服務”等一應俱全,這就無形之中把劉英兄弟推到了管理40多人的崗位上。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劉英兄弟倆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堅持著“品質取勝”的經營思想,產品設計不斷推陳出新,市場越做越大。這一時期的長春市場對家具需求猛增,訂單紛至沓來。盡管如此,兄弟倆始終保持冷靜頭腦,始終堅持誠信和品質不打折扣,為后來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市場基礎。
市場橫向發展、產品多元化擴張
做事業的人總有新目標、新追求。兄弟木業在穩定了長春和東北的大部分市場之后,劉英開始了“市場橫向發展、產品多元化擴張”的戰略思考。在批量生產民用家具和辦公家具之后,他對木制品市場作了大區域的考察和調研,決定開發研制實木復合室內裝飾門,在保證家具按單生產的同時,組織人力試生產套裝門、PVC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