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1年,部分家居建材生產企業由于用工、水、電、材料、物流等綜合成本高居不下,而陸續開始從沿海向內陸省份轉移。過去議論多年的產業轉移已漸漸向我們走來,預計未來3-5年內,生產商轉移內地將進入實施階段。這是歷史的必然——歐美、日韓轉移到臺灣、臺灣轉移到中國大陸沿海、沿海轉移到內地、中國再轉移到印度及越南等欠發達地區等,遷移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在泛家居行業,雖然櫥柜、五金、衛浴、燈飾和功能家具等制作難度較大或產業鏈復雜的行業需緩慢轉移,其它建材、家居產品如地板、門窗及普通家具等都會面臨轉移的考驗……
從政策來看,各地政府部門也常不失時機地到沿海產業基地招商。一是拉動當地經濟,二是解決當地就業問題,這種社會效益和經濟雙豐收的工程,也是政府工作的體現。
與此同時,一些實力雄厚的投資商早已將眼光盯住了工業、商業及房地產業這塊蛋糕。畢竟,這種創意地產是先入為主,誰占領先機、跑馬圈地,誰就有主動權。不管現在怎么樣,3年后,只要工業園區開業了,周邊的地價、房價都可能會成倍地上漲。
在這輪轉移即將開始之時,當地政府、沿海企業、運營開發商三者合作決定了轉移的成敗,筆者提醒三方注意三個環節,一是防止入駐企業的假投資,“炒地皮”賺一把走人;二是防止運營開發商“買空賣空”或“吃了原告吃被告”;三是防止地方部門設圈套,即敞開門招商,關住門“打狗”。為此,應注意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心態放平 確保合作方受益
筆者認為:中國式的猶太人是潮汕人。潮汕人與合作伙伴合作時,首先看對方能否受益。如果對方不賺錢,他就不會與之合作。這是潮汕人的精明之處,而有些企業家,在與合伙人合作時,想盡一切辦法不讓對方賺錢,甚至把對方算計得不掙錢或掙點辛苦錢他才樂意,這種心態的人聰明反被聰明誤,結果什么事也做不好。因為人都不是傻子,對方沒利益的合作是不會長久的。只有對方有利了,雙方才能做大做強。
第二,防止假投資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會有。雖然大部分內移企業的出發點是為了發展,但是也有極少數人是純粹為了圈地去投機。作為當地政府及運營開發商,要事先對行業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并對入駐企業的實力、產品及老板的為人做事做個業余調查。聽聽他們的上游企業、下游企業、同行、客戶及協會、商會、媒體對企業的評價。招商工作千萬別“撿到籃子里都是菜”,對有些污染項目、假投資企業和信譽不好的企業要堅決拒之門外。要對入駐企業設立一些投資條件防止投機行為,如“兩年內必須開工”和“四年內不許賣地”等,寧缺毋濫。
第三,防止買空賣空
無論是入駐企業還是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要對開發商有一個總體把握。開發商的資質、實力、運營能力都非常重要,其注冊資金、規劃方案、市場調研報告、運作團隊水平和廣告宣傳推廣力度都是評估一個開發商的綜合標準。當心有些開發商像舊社會的媒婆一樣:見了政府說一套,見了企業又說一套,左右“忽悠”。
另外,工業地產又是創意地產,它是一門學問,一個在其它領域里成功的開發商,在泛家居建材這個有著較明確行業特點的項目里并不一定玩得轉。投資者僅有錢是不夠的,需要對行業的發展特點和趨勢,以及產、供、銷有一個準確的判斷。
第四,防止跳進陷井
企業在內地投資,最大的風險是政策風險,即政府政策的變化。通常是,招商時,當地政府啥都承諾,甚至要天許半個。結果到落實時根本兌現不了。一是承諾的地價不符合國家政策(內地一般工業用地是10.8 萬/ 畝,沿海一般是16.8 萬/ 畝),當你入駐時很多錢是少不了要補交的,如各種費、稅、農民地價、青苗補償一般內地成本價為7萬左右,沿海為10萬左右,而你交的地價如果低于這個價,遲早會有后患。二是招商部門承諾減這免那,不要說書記市長、局長表的態,就算地方政府的紅頭文件,在稅法面前也是失效的。三是未按國家規定交夠各種費用,就拿不到合法的土地,沒土地證誰敢給你開準建證,哪個領導也不會冒著坐牢的危險為你簽字。如果你僅是按承諾的東西交了點錢,將來開工時或建好后就會欲哭無淚。四是定金交幾年了,土地證、準建證遲遲辦不了,拖幾年很正常。這幾年當中,天天漲地價、天天有人催你再補錢,甚至補幾次錢仍未辦手續……
況且你好不容易拉好的關系,哪位領導調走了。上屆領導承諾你的條件,下屆根本不會認帳,除非你有紅頭文件(要當心:《政府會議紀要》在法律上不生效)。五是行賄受賄都是犯罪。不公關辦事不順暢,如花錢公關就是違法的。一旦某個收禮的人出事了,就很有可能拔出蘿卜帶出泥,對方出事一般牽出送禮的人,行賄受賄都要負法律責任……
第五,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
政府、企業、開發商三方都要事先保護好自己,然后才能將事情做好。為了利益千萬別把自己搭進去,沒這個必要。我們完全可以既嚴格遵守國家的機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又利用政府的優惠條件合理合法地辦理各種手續。要學會變通,不要硬闖紅燈。當地政府給企業開了綠燈,企業要千方百計保護好領導不犯錯誤,經得起檢查;企業在當地投資了,政府要為企業長遠打算,走正道;開發商付出了精力和財力了,企業與政府要讓開發商合法賺到錢,否則也不公平。
只有三贏,才能互惠互利的合作;合作好了,才能三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