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7日,筆者在西南地區一木門行業年會上,就產業初期轉移和“二三線木門品牌如何走出區域限制”,與許多企業老板進行了一次簡單的交流。在這期門窗雜志上,筆者從三大方面做了分析總結,希望能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之一:螺旋式上升發展階段出現
我們先看兩組數據:第一組數據:在意大利一條日產4000多套木門的生產線上,只有4名工人操作;當前國內木門行業發展水平相當于美國上世紀70年代的發展水平,其標準門是2000*800(700)*35MM的。
第二組數據:中國木門企業現有6000多家,2010年總產值有望達700億。年產值1000-3000 萬元的約占40%,3000-5000萬元的約占30%,5000萬-1億元的占20%多,年產值上億的還不到30家。
以上兩組數據最少可以說明:木門作為一種訂制化產品,國內建筑門洞的非標化,限制了其規模化、批量化生產。國內木門企業數量大,規模小,也沒有一個全國性的品牌,這些,是大家有目共睹。目前,木門行業存在以下幾個新的變化,與大家交流一下:
1.新建、擴建的門廠還在増加,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項目上馬。例如,就企業而言:潤成創展今年的新廠要開始運行,龍樹安全門新廠項目在廣州奠基,2011年賽斯400畝生產基地一期開始建設投產,冠牛正在尋購或收購廠房,奧格爾、好門面、瑞佳豐格等企業新廠基地2011將投產。產業園項目方面:1150畝的中國國際門窗城(設木門專區)、南昌小商品城、金鼓城、中原門窗產業園等相繼開建或建成。
2.中、小企業賣廠、局部轉產的現象時有出現,說明行業的產業升級已經開始。
3.部分工程、出口型門企進入零售市場,一些原來主打零售市場的門企也涉足工程市場。
4.2011年1月20日,央行再次上調銀行準備金率,進一步實施貨幣從緊政策,但通脹預期仍然在加大,原材、人力成本上漲,逼迫一些企業重金引進德國、意大利等國外先進設備,加強、提升生產環節中的機械化水平。
5. 整體家居成為中國門業新的趨勢。門窗行業企業跨地板、櫥柜、樓梯、衣柜等行業,地板、櫥柜、樓梯、衣柜企業跨門窗行業等,家居建材企業產品的多元化格局開始形成。
6.門業終端店擁擠,同時受國內樓市成交量低迷的影響,不少經銷商在2010年下半年或整個年度,銷售量有10-30%的下滑。就深圳而言,7成經銷商2010年銷售額下滑30-40%不等。在華南、華東地區,部分成品木門廠家銷量下滑,材料商、油漆商銷量也出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