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奶粉、毒餃子事件使中國企業家、中國人在世人面前抬不起頭。前段時間我去日本度假,同行的旅行團成員在欣賞自己所買的產品時,發現是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氣得想把它丟了。這一個現象令我特別難受。
為什么中國這么一個制造大國自己人不要自己的產品呢?就像我們辛辛苦苦養的小孩,然后突然之間想把他拋棄的感覺。這樣持續下去的話,中國的企業、中國的尊嚴還能在哪里?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尊嚴,一個民族沒有尊嚴,那么它又如何能不斷發展呢?中國制造在某種程度來講已經影響到中國人的國際形象。中國制造的產品到今天這地步,責任在哪?每個人都有一萬個理由來證明與自己無關。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說到底,企業走到這種地步還是自己的原因。如果我們大家一直都拒絕模仿生產、銷售、購買劣質產品。就不會陷入如此尷尬的境地。如何讓中國制造更加有尊嚴。筆者有以下觀點和大家探討。
第一個觀點:好產品是設計出來的而非模仿出來的。
要制造屬于自己品牌的產品,拒絕模仿。當準備參加一個集體活動的時候,發現自己穿的衣服和另一位伙伴撞車,會選擇另換一件,因為怕自己也怕另一位伙伴難堪。可是,當在展會上、在市場上、看到自己的產品和別人的產品差不多的時候,不少企業卻覺得很正常很無所謂。當大家都在肆無忌憚地模仿抄襲別人的產品,大力倡導山寨文化的同時,我們整個行業,整個社會的道德卻在快速地淪喪。我們豐富的創造力在這種商業道德淪喪的土壤里培育了一個個連身份都無法確認的怪胎。辦企業很難,設計出一個好產品更難,這需要太多的人力與物力,可為了企業的尊嚴,為了企業的長期發展,為了能給消費者提供更多他們需要的產品,原創設計的路非走不可。
大家都不設計新產品了,大家都在抄襲別人的時候,那我們這個行業產品的質量只能是越來越差,當產品越來越差的時候,我們會把行業越做越小。舉個例子:做一樘能賣2000元的門,中國的需求是一千萬樘門,價值則是200億;如果做一樘只能賣400元的門,那么一千萬樘門的價值則只有40個億。同樣的需求,由于原創產品的價值更高,可以使我們整個行業的發展空間更大。
去年,廣州的某大型家居賣場招商時,招商部告訴我們,紅星美凱龍拒絕防盜門進入,稱防盜門的品位太差,影響形象。其實,中國防盜門的產量占了全球產量的90%以上,中國可謂防盜門王國,且品質非常好的品牌也不太少。可這個行業因大部分企業的低層次競爭,劣質的同類產品充斥市場,消費者非常地不認同這個行業,現在已接近被消滅的邊緣。當大家都不斷降低成本,不斷降低產品的質量標準(一個好企業的產品質量標準往往要高于行業標準和國家的標準)的同時,也正在加速消滅這個我們正在從事的行業。因為,整個行業正在嚴重地違背了客戶的需求規律。很簡單,顧客的需求層次越來越高而我們生產的產品品質卻越來越差,顧客唯一能做的就是拋棄我們。
第二個觀點:好品牌源于好品質而非好的營銷策劃。
電視機廠、電腦廠之所以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品牌越來越強大。因為它們的品質越來越高,它們的功能越做越強大,它們的質量越來越好,速度越來越快,這個行業的市場空間也會越來越大。所以,我們的企業應該以質量來做為一個企業生存的保障。因此我提倡一個概念:品牌源于品質而非全靠營銷。為什么呢?因為企業沒有營銷,產品是賣不出去,別人是不知道的;而企業過度營銷,會讓你的品牌徹底消滅。舉個簡單的例子:蒙牛是一個非常懂得策劃的品牌,它把一個普通的產品賣出了一個很高的價格,包括三鹿奶粉、豐田汽車等。但他們的營銷做得很好,品牌很響,當他們的品質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們的品牌馬上面臨嚴重危機狀態。為什么呢?因為消費者注重的永遠是產品的品質。品質是品牌最基本的東西。如果產品的品質沒有保障,你的營銷再好,對你的企業的長久發展也起不到實質性作用,甚至會使你的企業倒閉的更快一些。
第三個觀點:要創造行業的更大機會,不要去消滅這個行業。
中國人特別是中國的企業家歷來都不缺乏創意和奮斗精神,而問題在于我們缺乏的是有高度的創意和商業的道德。
我們往往把創意和努力用錯地方。對同一件事,同一件東西,不同價值觀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其結果也大不一樣。德國人看見一件好產品時,他們會想方設法把自己的產品做得比別人的更好,就算成本高一些也沒關系。德國人的思維讓德國擁有了眾多的百年家族企業。當日本人看到好產品時,不僅會想方設法把產品做得更好,而且價格更低。日本人的思維使日本在很短的時間內造就了大批的國際性大企業。當中國人看見一件好產品時,會想方設法使價格很便宜,卻很少考慮質量。說個簡單的例子,歐洲幾千年經典的鎖,一進入中國,面目全非。歐洲進口的鎖很漂亮的,做工很精細,很動心的,它的外表,它的設計非常漂亮。我們很快把他的外表模仿進來了,然后大規模的生產,品質降低了,把一個藝術品變成了一個垃圾品。中國人的思維,也使中國在很短的時間內造就了許多曇花一現的大企業。我們必須明白做企業什么都可丟,可一切從客戶利益出發的原則絕不能丟,而連產品品質都可以不顧的企業,怎么可能為顧客利益考慮呢?
第四個觀點:國家標準不是企業的最高標準,企業的最高標準是無止境的。
現在,入戶門國家沒有制定標準,所以行業也不規范。防火門、防盜門的標準是不能用于檢測入戶門的,那么為何不制定一個入戶門的標準呢?按照這種標準來檢測產品,那一切問題解決了,可以節省很多資源,企業也會減少很多檢測的成本。不要刻意地去追求市場,市場有大有小,客戶有高有低。客戶都是從不懂到懂,所有的客戶都是從要求低到要求高的。那給我們設計產品的時候帶來了怎樣的一個思路?是往高處設計還是往低處設計?是違背消費者的理念來設計還是順著消費者的理念來設計?這就是兩個設計的理念。所以,在設計的時候要引領消費者往前走,至少是隨著消費者的需求走。如果違背消費者的需求,就會像大家所說的一樣,市場會越來越低端。沒有品牌是靠走下坡路發展起來的,著名的品牌永遠是從低級向高級做起來的,只有這樣。價格可以做低,但是品質不能降低,標準不能低。要明白一個觀點,為什么要做標準,只有制定了標準,消費者才能對我們產生信任。當企業的標準比行業標準低的時候,企業還有發展嗎?當行業標準比國家標準低的時候,行業同樣沒有發展。要明白行業標準只是保證達到的最低要求,而不是企業的最高標準,企業的最高標準是無止境的。
第五個觀點:產品一定要走藝術化的道路。
藝術是人類最高、最美的追求。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活藝術化,而產品的最高境界就是產品藝術化。一個具有藝術價值的產品,其藝術價值往往超越了它的使用價值。當然,我們不可能把制造的每件產品變成藝術品,但可以使我們制造的每件產品具有更多的藝術元素。這就需要從事設計創造行業的領導和員工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觀,在設計、生產產品的過程中多注入一些藝術元素,美化產品,美化我們的生活。如果大家都朝這個方向努力,中國市場離國際市場就會越來越近。
生活的最高追求永遠是藝術,除了藝術還是藝術,人過的日子沒有藝術就是沒有品位的生活,也是一個沒好結果的生活。當我們的產品沒有藝術內涵的時候,產品有多大的空間呢?設計產品一定要走藝術的道路,讓大家覺得產品很美,很有藝術感,像有生命的東西。因為藝術的價值是不能用錢來衡量的,但卻是能給我們帶來生活、帶來和諧和更多價值的。當然我們的產品不是純粹的藝術品,產品必須要貫穿藝術在里面,有藝術的延續在里面,這是設計人員要去走的路。
如果沒有藝術,就如我們的房子一樣,你再大也沒有人會跑著過去在你的門前拍照。因為沒有藝術就沒有價值,沒有品位也就受不到尊重。所以我們的產品要受到尊重,中國制造要受到尊重,就一定要走藝術化道路。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思維模式都要受到尊重,作為中國的企業要受到尊重,讓中國制造更加有尊嚴,就要從以上幾方面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