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走幾走,難免會有所覺悟,悟中華文化的淵博,歷史厚重,滔滔黃河水流不盡國土資源,高高護河堤擋不住黃沙東去,感嘆文化的精髓隨著黃河的川流延續到今天的市場營銷中,市場營銷,做市場,其實就是做關系,做人情。市場調研是發現需求,制定方案是滿足需求,這些其實都是在做關系,關系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作為社會的一員你想處身世外,專心只做營銷人,那是不太可能的。筆者每每在北京站內看到一些拖著大包,感嘆擁擠的人群中,總會發現一個或數個市場人員(特征是一個人,一個背包,一身休閑裝,步履匆忙)。某日偶遇一個同事,閑聊中該同事,大發牢騷,講到公司用人的不公,用人唯親,所以才淪落到目前的狀態,年近不惑仍然到處奔走,昔日的下屬現在成了上級,講到此,此君不勝感嘆,說到的幾句話,無外乎是他有人呀,有人賞識他,所以提升較快,他的業務能力一般;甚至他還不如我呢?可是他提了,我走了,他風光無限,我在四處求職,操,什么世道;聽到此君的感嘆,我在反思,其實關于這一點他在前幾年也是想不通的,一直在腦中斗爭了幾年,也可說是困惑了幾年,直到現在他還是他,而當初所提到的那小鬼已經成為他的上司了。他的最好的幾年全獻給了企業,獻給了斗爭;
每每想起該君的幾句話時我總是唏噓不已,以至于我現在經常提醒下屬,要少說話多做事,因為不知道哪句話會傳到我們的領導那里去了,更不多瞎說,發牢騷更不行。不管是外企,民營還是私企,只要做到全國市場,市場管理人員超過三級以上,或者說只要有人員就會有親疏遠近,就都不免會產生派系,其中比較典型的企業作為,經銷商常常打探企業代表,問問誰能直接與老板有親戚,戲稱老板的親屬為企業中的皇家子弟,打探誰與企業老板是同鄉,或本就是企業所在地的人員,戲稱八旗子弟,得知外聘員工時,戲稱為雇傭兵(空降兵)。
既然有親近之分,自然就有幫派之分,這可能是中國人的皇上情結,誰都想當老大,誰都想帶小弟,由此衍生出企業的利益斗爭,為權為利,把開始一股勁想把企業做大,一旦做大后就開始爭權,明爭暗斗由大開始,企業小時本是同根,企業大了,各股勢力相互糾集,使原本用來工作的聰明才智全用在向上級吹捧,向其它派系奪權,為自己的小團體爭利上來了,使原來好好的業務工作,變得不在明了了,使有真能力的人走了,敢說真話的人沒有了。必然為企業的發展埋下禍端,這就是原本大踏步行進的企業,變得尤如穿上日本旗袍的小娘子的扭捏之態了,還美其名日,企業做大了,需要做穩了,所以我們的銷售要慢了,企業真的做大了嗎?各股勢力為了各自的利益,把各個職能崗位當做自己的陣地,不在是誰能勝任的企業作為了,而是認人唯親的個人行為導致了企業的行動緩慢,這是很多老板所不知的。也是企業最終走向衰退的主要原因?企業落敗了,斗爭總有一方是勝利的,可是企業沒有了,斗爭還能分出勝負嗎?
精于此道的經銷商探知企業的門道后,往往采用不同的方式來對待同級的市場服務人員,他知道哪些人是不能得罪的,那些人是可以搬動的,哪些人講話要注意什么?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好轄區市場。才能向廠家多要支持。才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精于此道的經銷商是贏家嗎?看看企業落敗后,經銷商的下場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