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木門市場,由于技術門檻較低,山寨現象嚴重,導致小作坊、小企業等增多,市場混亂,以次充好,給消費者市場遭遇誠信危機。
木門業面臨誠信危機
市面上很多的木門品牌,讓消費者們看的眼花繚亂,而很多木門的品牌名稱看著也很是相似,這就更難讓消費者相信誰是真正的品牌了。而中國現今的市場就是一個山寨的市場,“只要你能出,我就能仿”這都成了各大山寨廠商的口號了,而且會比真正的品牌更早的上市,這讓非專業的消費者如何去辨別?不久前發生的木門甲醛超標事件和木門無承諾功效事件,使得行業陷入了“信用缺失癥”。
“信用缺失癥”造成市場交易中的無效成本已占到我國GDP的10%~20%,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每年高達5855億元。誠信缺失也是木門行業發展的一大瓶頸。前幾年,木門因為眾多概念泡沫的輪番炒作而盛極一時,但好景不長,近年以來,關于木門的投訴越來越多。當前木門消費市場尚不成熟,炒作概念或虛夸數據欺騙消費者的現象時有發生,出現了很多消費陷阱。
陷阱一:有些品牌打著“100%進口”的幌子對外宣傳,實際上只是進口很少一部分,大部分采用國內材料及技術生產。
陷阱二:商家對木門耐磨轉數進行數據造假,宣稱其木門耐磨轉數達20000轉。耐磨轉數按照國標規定,家用木門≥6000轉,商用木門≥9000轉,即為合格。同時轉數越高越易發脆,硬度越大韌性越小。
陷阱三:夸大木門功能,令消費者如霧里看花。
陷阱四:很多木門的甲醛的標準都沒有低于1.5毫克/升,而商家卻虛假環保。而這樣的產品進入市場后,不僅成為害群之馬,還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而且最大的受害者還是消費者。
誠信認證需“加V”
如今,“信用缺失癥”已日趨嚴峻,面對這樣的危機我們不妨冷靜思考,走出一條正確的道路。這樣的誠信危機不止在木門行業,媒體平臺行業亦有,而微博的“加V”實名認證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木門行業亦可模仿“加V”實名認證。看試簡單的一個V標志,就像在眾多的木門品牌中脫穎而出,讓品牌的形象和可信度瞬間增高。官方做權威認證,給木門提供一個實名制的平臺,將整個木門誠信度提高。將“加V”標志放在一個顯眼的位置,時刻告訴消費者,我們的品牌是經過官方認證的,權威可信。這種做法不但維護了消費者的權益,同時也有利于企業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擴大市場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