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聞晚報》報道,日前,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畢馬威”的三位高管在滬接受了記者專訪,就“營改增”政策以及數字化商務崛起等問題所帶來的稅務變革進行了剖析。畢馬威國際主席安茂德認為,未來,“營改增”如繼續拓展到建筑、房地產、電訊、金融等重要行業,在推動內需之余也會帶來巨變。
畢馬威中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稅務主管何坤明表示,“營改增”試圖以在產品和服務部門征收的增值稅來取代營業稅,推動內需并加強相關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他分析稱,繼2012年1月1日在上海先行對交通業、資產租賃以及現代服務業試行,然后擴展至中國大陸其他幾個主要商業中心后,下一步預計會在18個月左右之內執行,屆時增值稅將在通信業、建筑業、房地產、金融業、保險業以及娛樂服務業上取代營業稅。在把全球150多個國家中目前運行最好的增值稅制度現代化并加以應用的過程中,上海與北京等地的試行證明改革頗具挑戰性,地方稅務機構以及企業在交易過程中遇到了多個增值稅稅率、嚴格計價程序、各省各市增值稅與營業稅互相干擾引起的復雜問題。
對此,畢馬威國際全球稅務主管韋博誠提到,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行業引入增值稅:“第一,增值稅本身效率較高,稅基較大,能夠涵蓋各行各業;第二,能夠對業務、商業本身產生綜合影響,可增加業務以促進就業;第三,增值稅的落實具有彈性,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的狀況下,企業本身的營收降低了,所以企業稅也隨之降低,個人所得稅表現也并不強勁,但是增值稅的一致性卻保持得很好,因此全球政府正越來越依賴增值稅?!?/p>
“為什么目前看到營改增的試行對于經濟的影響不算是很大?基本上目前營改增試行的項目只影響到除了鐵路以外的運輸,還有六大現代服務業。目前從這些行業收取到的營業稅稅額,只占全國流轉稅25%左右?!焙卫っ髡J為,稅改最主要的部分還沒有開始,其中包括電訊業、建筑業、房地產和金融企業,這些行業取得的稅源大概占全部流轉稅的50%,一旦稅改鋪開到這些行業,將會看到顯著的變化:“增值稅有抵扣和出口概念,這與一般的營業稅正相反。所以對企業來講,增值稅雖然稅比較高,但是可以抵扣,因此本身稅負反而更輕?!彼硎?,這些領域中受影響較大的就是金融業:“舉個例子,在國際上很多銀行、保險都是免稅業務。稅負較輕的流轉稅,能增強中國銀行、保險公司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