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去的2020年上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國內經濟及房地產市場造成了不小的沖擊,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我國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明顯加大,地方因城施策也更加靈活,上半年全國100城出臺相關政策共計673條,其中與疫情相關的政策總條數3...
2020/7/13
目前,我國房地產制度還不完善,譬如,居民住宅和企業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后,如何續期,是不是還要交土地出讓金,才能繼續居住和經營?雖然有關部門曾表示會續期,今年出臺的《民法典》也規定自動續期。但是依然沒有回答要不要交土地出讓金,如果交,怎么交?房...
2020/7/13
2020年上半年,疫情對房地產市場運行造成較大沖擊,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地方政府針對行業因城施策更加靈活,疫情緩和后前期積壓的購房需求積極釋放。綜合來看,上半年房地產市場持續恢復。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
2020/7/7
2020年上半年,疫情對房地產市場運行造成較大沖擊,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地方政府針對行業因城施策更加靈活,疫情緩和后前期積壓的購房需求積極釋放。綜合來看,上半年房地產市場持續恢復。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
2020/7/6
我國的房地產在經歷了黃金發展期后,目前在政策的引導下逐漸回歸理性。在樓市政策和新的市場需求的影響下,房地產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今,精裝房就成為刺激市場的一劑良方,或將成為未來房地產發展的主流形式。放眼樓市,在企業端,不管是存量還是增量市場...
2020/7/6
2020年伊始,疫情突發使得房地產市場受到影響。不過,得益于二季度以來的疫情防控形勢好轉以及購房需求的逐步釋放,今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整體回穩。今年前兩個月,可以說是疫情對樓市影響最為嚴重的一個階段,不過自此之后,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
2020/7/3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31省份前5個月房地產開發投資情況。數據顯示,前5個月,廣東、江蘇、浙江三省份房地產開發投資分別達到5186.74億元、4964.94億元、3993.3億元,居全國前三。位居第四位的是山東省,投資額為3099.43億元。...
2020/7/1
6月29日,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全國與9城供求關系與庫存報告》。報告顯示,4月、5月全國新開工面積逐漸企穩,銷售面積有所反彈,預計2020年全國潛在供求比整體處于上升趨勢,四季度略有下降,2021年也大概率將緩慢下降。一季度后,疫情積...
2020/6/30
疫情大背景下,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間再度緊縮。這場極端的壓力測試徹底改變了房地產行業的環境,也勢必重塑未來的市場格局。房企如何保持戰斗力、存蓄力量應對危機?在這個不確定性陡增的時間節點,房企要如何擁抱變化之后新機遇?日前,易居沃頓案例研究與教育...
2020/6/29
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新冠病毒疫情暴發是今年沖擊房地產市場最大的事件。盡管新冠病毒疫情在中國開始消退,它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與沖擊也在減弱,從而讓中國樓市出現5月份快速反彈與復蘇。特別是過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及地方政府的托市,更是讓一些城市...
2020/6/29
被點贊為“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后,地攤經濟徹底火了。地攤經濟是一個較廣泛的概念,大意是指通過擺地攤獲得收入來源的一種經濟形式,由于其合法性存在爭論而被視為城市里的邊緣經濟形式。地攤經濟有“三低”特質:創業門檻低,沒有店鋪租金壓力,沒有太...
2020/6/28
房地產逐漸擺脫疫情影響。在全國數據發布后,近日各地陸續發布了前5月的房地產投資數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整理發現,相比一季度22個省、市、自治區增速為負,前5月已有22個地區轉為正增長。從5月當月來看,數據也持續好轉,不管是同比還是環比,都...
2020/6/28
始建于1993年,上海華潤時代廣場作為華潤置地在上海的第一個商業項目,見證了上海商業歷史。商場風云變幻,商圈更迭換代,上海華潤時代廣場帶著跨界合作的全新面貌強勢回歸。上海華潤時代廣場位于浦東陸家嘴核心地段,造型簡約,風格明快,最具觀賞性的是...
2020/6/23
“過了高速增長階段,樓市將迎來白銀時代”,這是當年萬科董事長郁亮對于房地產市場未來十年的判斷。十年來,郁亮的觀點并不被普遍的認同,有人認為過于樂觀,數據專家們則認為,海棠依舊,花好月明,樓市的黃金時代并沒有走開。據長期負責《中國房地產年鑒》...
2020/6/23
近期,多家上市房企發布更名公告,更名后不再出現房地產的字樣。針對更名原因,多數房企稱是為了保持多業態協同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以碧桂園、恒大、萬科A為代表的頭部房企也積極謀求多元化發展。除了在房地產產業鏈上下游布局外,這些頭部房企還布局了養豬...
20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