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
一、幕墻安全
隱框幕墻玻璃面板同金屬框架連接完全依靠結構膠粘結,交聯固化的彈性粘結體如同連續彈簧將玻璃“懸掛”成建筑外立面。這種技術的應用遠不及傳統機械連接成熟,建筑規范必須考慮業主及行人的風險、系統老化及粘結性衰減、工程中未預見及未控制的因素和幕墻玻璃墜落的危險。因此對于幕墻結構膠的正確選用尤為重要。
二、幕墻結構膠的選擇
1、幕墻結構膠的種類選擇:在JGJ102-2003《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中,3.1.4明確規定:“隱框和半隱框玻璃幕墻,其玻璃與鋁型材的粘結必須采用中性硅酮結構密封膠;全玻幕墻和點支撐幕墻采用鍍膜玻璃時,不應采用酸性硅酮結構密封膠粘結。”因此,幕墻結構膠必須采用硅酮型的結構膠。
2、硅酮結構膠執行的標準:在JGJ102-2003《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中,3.6.1明確規定:“幕墻用中性硅酮結構密封膠及酸性硅酮結構密封膠的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用硅酮結構膠》GB-16776的規定。”GB-16776為強制性的國家標準。
我國建工行業新標準JG/T475《建筑幕墻用硅酮結構密封膠》已于2016年4月1日正式實施。本標準引用歐標ETAG002,明確要求建筑幕墻用硅酮結構密封膠產品使用年限不低于25年,相對于以往國內外相關標準要求更加科學、嚴格,為建筑幕墻提供安全保障。
3、硅酮結構膠的重要性能:
①粘結性:定義為密封膠在給定基材上的粘結性能。粘結依賴界面物理吸附、化學鍵生成及機械咬合實現連接。良好的粘結性是確保密封膠實現其功能的基礎。在GB16776-20055.3的要求中明確規定硅酮結構膠與實際工程用基材必須做粘結性試驗。
②相容性:定義為密封膠與其他材料的接觸面互相不產生不良的物理化學反應的性能。其他材料一般指泡沫棒、雙面膠、橡膠條等背襯材料。相容性合格是確保密封膠保持其自身性能的基礎。在GB16776-20055.3的要求中明確規定硅酮結構膠與結構裝配系統用附件必須做相容性試驗。
③使用壽命:定義為從將密封膠嵌入接縫至其功能失效所經歷的時間。在GB16776-2005標準中與高低溫、浸水、水-紫外光照后的拉伸粘結性能直接相關。標準中對于各老化條件養護規定時間后密封膠拉伸粘結強度的判斷只規定了最小值,但根據相關經驗和歐標的判定方法,應計算老化后的強度與標況下強度的比值也就是強度保持率,應越大越好。
三、幕墻結構膠施工現場技術服務
硅酮結構密封膠生產廠家除了應為客戶提供合格的產品、檢驗報告,還應在使用前,將硅酮結構密封膠與工程用基材進行粘結性試驗,與裝配附件進行相容性試驗,試驗合格后方能進行施工。在施工時,還需進行一系列現場技術檢測服務,確保產品最終使用效果也合格,方能保證整個幕墻系統的安全。由于施工現場條件紛繁復雜,可能基材的處理方式發生改變,施工的溫度濕度條件達不到要求,膠體因儲存的條件不一致發生變化等。針對這些現象,建筑密封膠在施工現場需要做好相關檢測。下面簡單介紹一下結構膠現場檢查的工作。
1、施工條件
施工溫度在10℃-40℃;空氣相對濕度40%-80%RH;
施工現場應該清潔、平整、無塵,并通風良好。
建議設立專用打膠房,現場配備準確的溫濕度計。
2、膠體外觀檢測
單組份產品:細膩均勻,無顆粒。
雙組份產品:細膩均勻,無顆粒,顏色均勻,無黑白相間花紋。
3、膠體表干時間檢測
膠體表干時間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斷膠體是否過保質期。
4、雙組份結構膠拉斷時間
拉斷時間是雙組份密封膠混合后的變成固體的時間,可以反應膠體混合的比例是否符合密封膠生產商的要求。
測試方法:從雙組份打膠機取約2/3-3/4紙杯剛混合好的結構膠,將一根硬棒插入膠體中,每5分鐘將硬棒從紙杯中提起,當膠體由膏體狀態初步變成硫化狀態,提起硬棒時,膠體呈現被拉斷現象,這個時間就是雙組份膠的拉斷時間。同時需要記錄產品型號,批號,溫濕度,制樣時間,拉斷時間。
拉斷時間測試示意圖:
5.隨批剝離粘結性試驗
每批結構膠和鋁材、玻璃在施工時都要現場做簡易的粘結性試驗,即隨批剝離粘結性試驗。施工時,將硅酮結構膠打在工程用的基材料頭上,與制作幕墻板塊放在一起養護,達到養護時間后,按右圖將膠條一端切開,以垂直或大于90°方向用力剝離結構膠,檢查結構膠與基材的粘結破壞形式和粘結破壞面積。膠體從基材表面脫落即粘結破壞,總粘結破壞面積小于等于20%才算粘結性合格。
6.單元件切膠剝離粘結性試驗
結構膠最有效的粘結性測試是單元件切膠剝離粘結性試驗,即現場測試從每100個膠體已初步固化的單元件中隨機抽取1個,切開附框與玻璃之間的結構膠,然后切斷結構膠并沿基材水平方向取出50毫米膠條,按右圖所示用手緊握膠條以大于90度方向剝離。膠體充滿整個內腔空間且無氣泡,粘結破壞面積小于等于20%合格。
附:應用案例和技術服務圖片
四、項目應用案例
白云國際機場二期
杭州奧體博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