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日前,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對正在建設中的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項目進行了報道。據介紹,這是雄安新區首個裝配式建筑,整個項目工期比傳統模式縮短40%,建筑垃圾比傳統建筑項目減少80%以上。40天,項目7個鋼結構單體全面封頂,從開工到全面封頂僅歷時1000小時。
該項目采用投資、建設、運營運行、基金管理一體化模式,由雄安建設投資集團與中國建筑聯合體共同設立基金并負責基金的管理。
中國建筑為項目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以項目投資商、建造商、發展商與后期運營服務商的角色,為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的全生命周期建設以及長期穩定運營發揮重要作用。
2017年11月22日,經過嚴格的招投標及公示程序,中國建筑中標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項目。該項目是雄安新區面向全國乃至世界的窗口,是雄安新區功能定位與發展理念的率先呈現。曾在改革開放之初創造“深圳速度”的中國建筑,在這里又創造了全新的“雄安速度”:
4天,完成3100噸基礎鋼筋的安裝;
5天,完成建設現場臨建布置;
7天,完成12萬立方米土方開挖;
10天,完成3.55萬立方米基礎混凝土澆筑;
12天,完成現場臨時辦公、生活搭建;
25天,完成1.22萬噸鋼構件安裝;
40天,項目7個鋼結構單體全面封頂;
從開工到全面封頂僅歷時1000小時。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至今已近大半年,近期雄安新區建設正緊鑼密鼓地進行:
2017年7月18日,注冊資金達100億元的中國雄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17年8月20日,新區起步區城市設計方案提交;
2017年8月21日,京冀簽署支持雄安建設合作協議;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也單獨增加一節對支持雄安區建設作出安排。
雄安新區“綠色新城”定位
裝配式建筑迎來發展機遇
隨著未來新區建設規劃的最終確定,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將逐步落地,參照國內相關新區建設投入先例,預計雄安新區遠期建成后將達到萬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其中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新區建設的最重要內容。
其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是雄安新區的首要定位,“建設綠色智慧新城”是其首要任務,要實現這樣的頂層設計,作為城市建設基礎之珠建筑建造方面,必然需要采取更為綠色環保的方式,裝配式建筑正是具有綠色環保的特點,非常符合雄安建設目標。
數據顯示,相較于傳統施工方式,裝配式建筑能夠降低50%左右的施工材料消耗,減少20%的用水量,減少80%的施工垃圾和二次裝修垃級,能夠大幅節省能辣消耗;并且,由于大部分工作在工廠完成,裝配式建筑現場施工任務主要是吊裝,施工環境大大改善、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噪音和揚塵污染較少,預計將成為基礎階段最受益的領域,未來雄安新區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將達到80%-90%。
裝配式建筑助力雄安新區
在規劃時間內建設完成
按照初步規劃,3年內,一個新城的雛形將初步顯現,雄安新區骨干交通路網基本建成,起步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布局框架基本形成;5年內,起步區基礎設施全部建設完成,新區核心區基本建成;到2030年,建成一座綠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城。
因此,時間上的要求倒逼裝配式建筑方式的采用,一棟30層的建筑,使用裝配式建筑技術12個工人僅需180天,與傳統施工相比功效至少快30%,例如鋼結構建筑,平均4天可建成一層,而傳統方式平均每6天建成一層。
裝配式建筑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