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門都網訊2月21日,筆者在參觀2月20-24日相繼在京舉辦的兩個展時,與一位門業老板交流時得知:東北的盼盼、飛云、鑄誠在南方開店;北京美馳高端鋁門窗也在南方開店。防盜門企業南下,大家都習以為常了。但自從前幾年孟氏率先在廣州參加展覽"打響木門渠道南下"第一槍之后,緊接著就有紅鶴參展、TATA開店、3D設廠、賽斯設廠,以及河北的墨瑟鋁木復合門窗南下開店等。業內稱,2012年,北方的門業品牌"渠道或工廠"南下,已經進入到一個新時期,這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
從年產值、企業數量、產業鏈分布與物流體系來看,以廣州為中心、輻射長江以南13省的門業大經濟圈已逐漸形成。
如果以長江以南13省(廣東、廣西自治區、福建、浙江、安徽、江蘇、湖南、湖北、江西、江蘇、云南、貴州、海南、臺灣)為南方界定,該13省家居建材行業具有影響力的企業、品牌,目前在國內占有壓倒性的優勢。
中國家居建材企業排名前列的品牌大多數集中在南方,如潤成創展木門(廣東)、派雅鋁門(廣東)、年年紅紅木家具(浙江)、顧家家具(浙江)、大自然地板(廣東)、歐派櫥柜(廣東)、索菲亞衣柜(廣東)、箭牌衛浴(廣東)、阿波羅淋浴房(廣東)、美步樓梯(江蘇)、蒙娜麗莎陶瓷地磚(廣東)等門業企業,以及天花吊頂、飾品等行業代表企業,基本都在南方3小時門業大經濟圈內(當前廣州到武漢,高鐵3個多小時即到)。
對國內門業而言,2010年總產值達1891.93億元,2011年國內僅木門總產值已達880億元。廣東省門企逾1000家,其中木門產值占全國首位,品牌度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出口量一直處在全國前列。廣東省涌現出一批如潤成創展、東威利、冠牛、致雅、致盛、萬仕達、匯豪、奇田等在業內有一定知名度的木門品牌。另外,福建的金寶藝、富友等;浙江的夢天、金迪;湖北的盼盼木門、永和安;云南的紅塔;安徽的富煌;江蘇的金豐等,都具有一定的行業代表性。目前,南方形成了龐大的生產企業群體,在全國市場上占有重要份額。
同時,加上數量龐大的經銷商群體、賣場,以及木材、鋁型材、鋼材、銅材等原材料集散地,從原材料、成品、設備、輔件、五金、涂料、密封條等產業鏈條與發達的物流體系來看,以廣州為中心、輻射長江以南13省的門業大經濟圈已逐漸形成。
當然,目前在北方也已經形成了門業大經濟圈,以北京為中心地(據有關數據顯示,北京本地木門企業已達400多家),主要輻射地為:華北、東北、環渤海灣、中原、西北等地區。其中,企業產品的銷售展示、渠道分布主要以北京為軸心,并形成了輻射長江以北各地區的格局。
既然是門業大經濟圈中心,因此一般門展也選擇在北京舉辦。比如說,2012年北方的門展,在京舉辦的主要包括2月20日的門博會、2月21日的第十一屆國際門展、3月5日的北京建材展(含門窗)、11月的中國國際門窗幕墻展。北方門展以北京為中心,參展企業主要來自華北、東北、環渤海灣、中原、西北地區。長江以南的企業一般只占10%-30% 。隨機選兩個在北京舉辦的門窗展做分析:一家門展總參展數65家(46家企業+19家媒體),其中南方參展企業6家,占13%;另一個展覽幾百家企業參展,其中南方的參展門企(含成品、機械、五金、輔材、涂料等)占19%,恰好在上述比例之中。
當企業在北方的渠道鋪設達到一定量,當地不再是重要開拓地時,隨著產能的擴大要求(含整體家居),需要更多的優質渠道、經銷商來消化產能、擴大銷量,以達到"產量與渠道"的匹配,品牌度與份額的擴大,南下將成為必然。
北方企業為何要在時機成熟時,選擇南下呢?("南下"分為渠道南下與工廠南下,這里主要指經銷渠道南移、延伸)。
第一,我們先看產業環境。據統計,廣東佛山鋁門生產廠家不低于300家,同時也是中國鋁型材生產基地,鋁型材企業100多家,中山五金鎖具600多家,順德還是木工機械重要基地,加上木材、鋁型材、鋼材、銅材等原材料集散地(含口岸),廣東產業配套比較完善;浙江永康是"門業之都"、"五金之都",有1000多家門企,其中防盜門生產總量占全國70%;廈門是典型的"原木門"生產大區;江蘇的七都、八都屬"木門之鄉";江西安義是"鋁門窗、塑料門窗之鄉"。如果北方工廠有南移、增設分廠等,南方相對寬松的產業政策,及相對成熟的制造業配套條件等,無疑提供了較好的產業"大環境"。
第二,對于產品經銷渠道南下,也有其必然性與必要性的一面。比如從受眾來講,長江以南與沿海市縣,相對北方來講,其消費者整體意識比較"活躍一些",整體購買力、消費力也會強一些,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第三,北方企業在南方進行渠道布設,發展經銷商,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產品的因素。門業企業現在的產品線越來越豐富,有原木門、、實木復合門、鋁門、防盜門、鋼質門、、高分子門、免漆門等,許多企業涵蓋較多品類,除了原木門、實木門(其他產品在長江南北可暢行無阻)在長江南北,由于含水率的差異,南方的到北方,北方的到南方,木料有的會出現開裂、變形,但有的企業通過工藝改良、結構完善、內應力控制等,很大程度上已經避免了,如南方的實木門萬仕達、冠牛等,渠道早已進入北方市場;實木復合門的龍頭潤成創展,其產品幾年前就已經賣到東北。總之企業需要根據自己的產品類別(許多已經不僅是生產實木門了)、技術工藝、價格定位、渠道策略等,決定南北渠道布設的時間段、數量、區域。
第四,看物流配套。南方特別是廣東與其他沿海省區,其發達的物流配送體系,毫無疑問對產品的"全國周轉、配送",起到了便捷作用。
一個有志于全國市場的門企,一般不會放棄長江以南的大市場,而往往會把其作為重點渠道布設區域。如果在南方沒有站穩腳跟,就很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國品牌,這也是未來3-5年要做全國性大品牌企業之必然步驟。
當企業在北方的渠道鋪設達到一定量,當地不再是重要開拓地時,隨著產能的擴大(含整體家居),需要更多的優質渠道、經銷商來消化產能、擴大銷量,以達到"產量與渠道"的匹配,品牌度與份額的擴大。南下將成為必然。
渠道上要南下的企業,特別是要在南方13省及其市、縣布設經銷渠道的企業,除了通過常規的招商手段 媒體廣告、業務員招商、舉辦招商會外,還有一個最為有效的平臺是參加專業行業展覽,直接與經銷商(含投資人)當面洽談、溝通。
當前,以廣州為中心的門業大經濟圈已逐步形成,那么在廣州誕生一個全行業的利在"招商加盟、品牌提升"的專業平臺,就符合大多數企業需求。
當前,出現兩個新現象:一是門業企業呼吁在廣州出現一個全國性的"專業門展",使長江以南的企業不但可以更好地展示、提升品牌,讓其渠道下沉到地市、縣,而且還可以兼顧廣州的出口外貿優勢,與外商建立合作關系;二是北方的企業南下越來越多,要在南方找渠道、找工程商、找合作伙伴等。
業內人士預計:未來2-3年,南方門企的渠道將繼續下沉或進一步走向北方;北方的企業來南方找經銷代理,下沉渠道,尋找工程合作、外單或產業鏈配套。廣州無疑將成為"橋頭堡",發揮重要作用。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