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鋁門行業從上世紀末發展至今,已經進入了第三個"五年計劃"。第一個"五年",大家拼膽識;第二個"五年",大家拼能力;第三個"五年",大家拼模式。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零售經銷商,都感到各種因素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生產商擔心成本上漲,經銷商擔心房地產市場不景氣。不少鋁門經營者雖然每天操碎了心,但創造的利潤遠卻沒有櫥柜、衣柜等家居建材產品高。"鋁門經營者,苦啊!"
當前,通貨膨脹,生產成本飆升,鋁門生產企業產品利潤縮水,但到目前為止,成品鋁門價格卻不敢輕易言"漲"。在主流大賣場中,鋁門一直被作為門業產品的配角,專賣店少,中低檔產品居多,利潤薄。在此情況下,鋁門產品在零售市場如何做到不賣"白菜價"?
以消費需求為中心
雖說房地產"限購"等眾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房屋的銷量,但國人對房子還是有需求。家裝市場潛力巨大。因此,鋁門產品的市場需求量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鋁門多為非標產品,以定制為主。這就對經銷商提出了一個要求:經銷商不能簡單地賣產品。更確切地說,經銷商應該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來"經營服務,經營理念"。
現在,消費者對產品的屬性需求已不再是三十年前那種滿足物質上需求的狀態,而是上升為滿足精神的需求,并且已占現代消費中很大的比重。經銷商不能再停留在"買"與"賣"的層面了,要有一個全新的營銷思維。在鋁門經營活動中,經銷商不僅要滿足消費者對實體產品的需求,而且還要滿足業主對家居設計、人文等精神上的需求。同時,經營者要將精神滿足轉化為利潤體現在產品(服務)中。只有這樣,消費者與經營者才可能雙贏。為了達到這目標,經營者需要提高服務意識。
打造特色定制產品
鋁門產品的非標性決定了鋁門的經營模式。筆者認為:中國的鋁門行業在未來五年內依然以定制為主,標準化生產較難實現。
從市場需求來說,由于房屋的戶型、門洞大小、墻體厚度等諸多方面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導致了鋁門在生產方面只能以定制為主。另外,消費者對個性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消費者不僅對主材的表面處理有需求,對玻璃工藝、花色也有需求。這也決定了鋁門以定制為主。市場決定了生產。由于鋁門的特性,決定了鋁門標準化生產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給鋁門生產企業指出了一個發展的方向:企業應朝著做好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的方向去發展。定制化生產給鋁門生產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鋁門生產者不僅要滿足市場對物質產品的需求,而且還要滿足市場對精神產品的需求,為市場量身打造,提供周全的服務。從產品屬性來看,鋁合金門作為(注:它的主要作用是隔斷,所以,更確切的來說是室內隔斷門),有隔斷的作用,其定制化程度更高。陽臺、書房、客廳、臥室、衛生間都能見到它的身影。鋁合金門的裝飾要求比實用要求要高,所以,鋁合金門的定制性表現得更為明顯。如何提升鋁合金門產品的利潤率,增加產品的附加值,讓消費者真正享受到產品帶來的快樂,是每一個鋁門經營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現在鋁合金門的"定制",是形式上的定制,并沒有從消費者的角度上去做到真正的"定制"。現在,鋁合金門所謂的"定制",只是根據門框、門洞的大小來制作,而鋁材、玻璃花色等一切的選擇,消費者都是"被定制"。生產者很少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結合家居風格、消費者的品位來為消費者量身定制真正意義上的定制產品。現在鋁合金門的"定制",更像是為消費者做簡單的安裝產品。安裝工只能掙些做苦力的安裝費,而掙不到設計師的設計費。"定制"的形式沒有真正實現,而"定制"的價值也沒有真正體現。
鋁門既然是定制化產品,那就要真正做到定制化,給消費者提供真正意義上的定制化服務,同時要讓定制化的服務體現價值,得到回報。如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定制,需要經銷商和生產商共同去探討,并真正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定制產品,讓經營者和消費者真正享受到定制帶來的滿足和快樂。
提升品牌知名度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消費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鋁門消費亦如此。在經營中,經銷商對品牌的要求更為強烈。從整個鋁門行業來看,中國還沒有一個全國性大品牌。雖然派雅、圣堡羅,、皇派這幾個鋁門品牌在市場上有一定知名度,但畢竟還只是行業品牌或區域品牌。目前,類似"歐派"這類大眾品牌的鋁門品牌還沒有出現。因此,在品牌附加值方面,鋁門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和增值空間。定制產品的品牌消費意識培養和推廣更為重要。品牌能給產品增值不少。為什么一些知名產品能有高附加值,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于它"知名",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
鋁門產品的設計和風格可以抄襲,但品牌不能抄襲,服務團隊不能抄襲,企業文化不能抄襲。品牌、團隊、文化這些都是鋁門產品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