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物流費、人工費、賣場租金都在上漲,家居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高成本時代"。從去年末開始,討論各大家居品牌企業的漲價的言論就傳得沸沸揚揚。今年,在市場已有不少家居企業已經上調了銷售價格。據全國工商聯家裝行業協會秘書長李玉潔透露,從去年開始企業主背負了成本上漲的壓力,上調價格也是無奈之舉。
家企調價緩解成本壓力
記者在市場中發現,不少品牌家居品牌已經在高成本的壓力下"屈服",開始在產品價格定位下手,紛紛調高售價。
有不少著名家居品牌已經完成了調價目標,如博洛尼早在今年前已經上調了產品價格,至今年第一季度,調整的幅度已經達到了10%-15%。此外,今朝裝飾在今年3月也將
定價上調5%。而亞光亞的漲價幅度也達到了15%-20%。同樣漲價的還有歐派櫥柜,在4月底,歐派也將價格全面上漲,漲價幅度 10%-15%。除了已經明確漲價的家居企業外,仍有不少品牌也在暗暗調整產品價格。據調查顯示,僅在今年上半年,漲價風已經涉及地板、衛浴、瓷磚、櫥柜、衣柜等在內的家裝建材商品。其中一線衛浴品牌和瓷磚產品的價格漲幅均超過5%,而一線涂料品牌漲幅更是達到10%以上,一線櫥柜品牌漲幅 5%-15%,一線地板品牌價格漲幅也在3%-15%。
家居建材產品"金九銀十"后或漲價
其中,木質地板價格調整頻率最大。據了解,從去年11月1日起至今,木質地板市場已經連續多次上調。有市場人士告訴記者,地板行業中眾多中小品牌上調幅度都在每平方米2~3元左右,最多也不超過每平方10元。但是部分知名品牌地板則漲幅較大。如某大型品牌一款"經典柚木"系列地板,其價格從原來的每平方米93.5元,猛漲至每平方米126元。春節前后家居建材已經經歷了一次漲價,但是漲價如今仍在繼續中。經過年前、年初兩次漲潮之后,我國家居建材價格迎來了一個相對平穩的時期。但是隨著"五一"等重大節日過后,7月份建材產品價格漲價潮再度上演。據某知名品牌地板負責人介紹:"7月初,旗下部分產品價格上調幅度達到了10%~15%。"
金九銀十后或再漲價
作為傳統的銷售旺季,今年的"金九銀十"除了是家居企業沖刺銷售任務的重要時段,同時也有可能是新一輪漲價潮的開端。盡管在今年上半年已經有不少的家居企業將產品價格調整提高,但有行業人士預計,衣柜、定制家具板材、五金等產品價格很可能在今年底再度面臨上調。
盡管各大家居企業負責人目前對于產品價格是否將再度上調的問題避而不答,但有分析指出,由于面臨沖刺年度銷售任務,9、10月仍將是促銷的關鍵節點,企業在這一時段漲價的可能性不大。但"十一"長假有可能將是家居行業價格最后一輪低點,在此之后,各大家居品牌極有可能再度漲價。而元亨利董事長楊波在某家居論壇中就已經透露,"十一"過后,紅酸枝紅木家具價格漲幅將在10%-15%。
透析:企業成本全面上漲
家居企業經營成本高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近一兩年時間里,盡管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家居企業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成本壓力。據記者了解到,這些壓力不但來自于企業生產工人的工資薪酬,還包括賣場運營費用,以及物流、原材料價格等等。
人才易失工資水漲船高
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工費是家居企業的重要成本之一。據了解,目前在市場中家具業技術工人的工資已經隨著行情的變化開始水漲船高。特別是在2008年新勞動法公布以后,這種情況更是嚴重。據統計數據顯示,在目前的家裝業中近三年來裝修工人的費用累積漲幅就達到40%以上。其中瓦工薪資漲幅最大。目前一個有技術的瓦工月薪可以達到6000元-7000元,有的甚至可以過萬元。這比兩年前足足上漲了一倍。而像這樣的情況在其他家居領域也是如此,如家具行業木工、雕工等技術工人,平均月薪也能達到8000元以上。
據了解,家居產業用工工資漲幅如此快,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家裝行業的"短員現象"。特別是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工種,在市場中要找到有經驗有技術的工作并不容易。在近兩年,家裝行業就經常出現"用工荒"。這種現象在家具生產企業也經常見到,如熟練的高級工藝師、精雕師甚至五片鋸工。這些技術性人才即使在市場中也并不多,而很多家居企業都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有家具生產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最頭痛的事情就是招人。有些有技術的老員工,往往一走就帶走一批技術骨干。因此,企業普遍采取高薪以及定期加薪的策略穩定人心。
賣場運營成本過高
據業內人士透露,在歐美國家,家具賣場的租金成本約在商品售價10%至20%之間,而國內,家具賣場卻占到售價的30%甚至更高。
近年來,家居賣場仍處于不斷擴張階段。數據顯示,紅星美凱龍僅去年一年就有40多家門店招商,30多家門店開業,2010年開店的數量比以往店鋪總量還要多。而像歐亞達、美居中心、馬會家居等等,去年在廣州新開的賣場就超過十家,新增面積接近百萬平方米。賣場的快速擴張不但推高了空置率,連租金也隨之飛漲。
據經銷商透露,在這些大型賣場,300平方米的鋪位,一個月租金就是40000元左右,比前兩年漲了近1/3。而更重要的是,由于行業競爭的激烈,不少家居賣場之間的爭斗已經進入白熱化。據了解,如果進駐了一個品牌的賣場后想再進入別一個品牌賣場,每年必須支付至少30萬元的額外租金。因此,在賣場中過高的運營費用成為家居企業經營成本居高不下的另一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