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9月27日,海南省裝配式建筑觀摩交流會在三亞市天涯區西瓜、芒果片區棚戶區改造(二期)工程現場召開。來自全省建筑行業的70多名代表通過現場觀摩的方式,全方位了解中鐵建設集團自主研發的混凝土剪力墻結構裝配式IRF體系的施工流程,體會和感受自貿港建設背景下建筑行業發展的積極意義。
西瓜、芒果片區棚戶區改造(二期)工程是三亞重要的民生工程,總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將為區域發展建設1所幼兒園、1所小學,安置千余戶居民,是中鐵建設推行裝配式IRF體系的示范項目,也是海南首個實現豎向構件的全裝配、全現澆的工程項目。
裝配式IRF體系是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項目、中國鐵建的重大專項,由中鐵建設工程技術研究院研發。該體系的研發與運用旨在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技術的革新。經過近6年的研發與實踐,已進入推廣應用階段。
“吊裝過程僅需要2名小工,配備2名校正調直工人和1名堆場掛鉤人員,5人可在2天時間內完成傳統現澆結構17位木工和18位鋼筋工的工作量。”觀摩現場,中鐵建設的建設者向來賓介紹裝配式IRF體系的成效。
據介紹,應用該體系能夠實現豎向構件全裝配、全現澆,兼具裝配式建造工藝和現澆混凝土結構的優勢,且無需在現場進行鋼筋綁扎和模板安裝。通過示范項目的實踐證明,與現澆結構相比,運用該體系,現場施工作業人員需求量和勞動強度將大幅降低,鋼筋損耗預計能降低3%,模板用量減少90%,建筑垃圾減少近40%,對推動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為進一步推進裝配式建筑應用,海南省正積極完善裝配式建筑產業鏈布局。中鐵建設積極響應號召,依托混凝土剪力墻結構裝配式IRF體系,于年初在臨高縣投資建設了年產10萬立方米裝配式建筑產業園,預計11月份正式投產,未來將成為海南省裝配式建筑“產、學、研”示范基地。
海南省住建廳副廳長劉聯偉表示,作為一種新型建筑工業化技術,混凝土剪力墻結構裝配式IRF體系符合海南省自然環境特點,也具備了推廣應用條件。目前省住建廳正在為裝配式建筑的評價標準修改征集意見,下一步將會盡快推出全新的海南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