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11月21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對外發布了《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成效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用“一個總體態勢”“四類發展趨勢”“四種典型形態”和“四大發展路徑”對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進行了全面解讀。
《報告》分析提出了工業互聯網發展總體態勢,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總指數為146.6(2019年為基期100),較上年提高46.6。工業互聯網快速成長,日益成為我國新時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基建”,有效發揮投資帶動效應;作為新模式,有效增強企業發展韌性;作為通用技術,有效賦能行業轉型升級;作為新產業,有效打造經濟新增長點。
《報告》研究了工業互聯網發展四類發展趨勢。2020年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驅動強勁,指數提升98.2;融合應用成效顯著,指數提升47.3;技術創新推進扎實,指數提升30.9;產業生態向榮向好,指數提升8.4。工業互聯網全面、多點突破持續迸發新活力。
《報告》總結了工業互聯網發展四種典型形態。全國31個省(區、市)依托差異化要素稟賦形成四種發展形態,分別為示范引領地區,呈現基礎設施超前布局、應用模式率先探索、創新源頭供給強勁、生態溢出效應明顯的特點;快速崛起型地區,呈現基礎設施建設進程快、應用模式推廣速度快、創新驅動能力突出、產業環境成熟度高的特點;后發追趕型地區呈現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特色行業釋放應用場景、需求牽引新型技術加快賦能、政策驅動形成良好產業生態的特點;孕育起步型地區呈現重點地區率先開展體系建設呈散點布局、應用場景地方特色突出并逐步醞釀開放、新技術在區域頭部企業中先行探索應用、自有資源與外力推動產業生態不斷成熟的特點。
《報告》梳理了工業互聯網發展四大發展路徑。分別是以北京、深圳為代表的修煉內功——對外輻射模式;以廣東、上海、江蘇、湖北為代表的典型帶路——全面推廣模式;以山西、天津、內蒙古為代表的單點突破——后發先至模式;以長三角地區、成渝地區等為代表的制度創新——一體發展模式。
后續,課題組將繼續加強研究論證,持續豐富研究積累,力求更加全面反映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總體變化趨勢,以評估促發展,更好支撐我國工業互聯網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