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時隔幾個月,萬科再次站在“風口浪尖”。
近日,據相關消息:萬科正與部分貸款機構(主要是保險公司)進行非標債務展期談判,以延長其非標準債務的期限;原定于2023年12月到期,延期3個月至今年3月到期,隨著到期日再次臨近,董事長帶領高管團隊前往北京與監管機構會面。萬科還與債權人就潛在的資產處置進行談判,萬科正計劃出售其租賃公寓子公司PortApartment的部分股權,參與討論的潛在買家包括國有企業。
記者注意到,在萬科主要險資借款對象中,總部設在北京的是新華資產管理公司,該公司的控股股東為新華人壽保險。新華人壽保險2023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參與萬科債權計劃共三期,金額共計52.02億元。
3月3日上午,新華資產官方微信號發布“公開聲明”稱:“近期,公司關注到有關我公司與萬科企業的不實信息。萬科企業系中國房地產行業龍頭企業,一直與我公司保持正常的業務合作。作為一家專業的、負責任的資產管理公司,我公司對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堅決服務國家戰略發展大局,支持中國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特此聲明。”
這是新華資產對于近日負面消息的一次直面回擊。“暫無回應。”萬科方面則表示。
發布力挺聲明的同時,作為萬科十大股東之一的新華人壽保險則在悄然撤離。
記者查閱萬科財報發現,截至2023年6月末,新華人壽保險位列萬科第6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37%,持股數量為1.64億股。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新華人壽保險降為萬科的第10大股東,對萬科持股比例降至1.01%,持股數量為1.2億股。也就是說,3個月內,新華人壽保險減持了4352萬股萬科股票。
負面消息總是很快發酵。就在3月1日(周五),萬科多只境內債券出現普跌行情。
其中,“22萬科05”跌6.7%至74.2元新低,全周累計跌去9.2%,為該券歷史最大單周跌幅。“21萬科02”全周跌幅達9.4%,3月1日下跌5.3%至68元的新低。“22萬科01”跌5%至85.7元,“20萬科06”跌3.2%至76.7元,均創新低。當日萬科股票下跌了1.49%。
去年下半年以來,萬科曾遭到資本市場“狙擊”,股債出現劇烈波動,不少人擔心萬科也會出現債務危機。為此,萬科管理層還請出了大股東深鐵集團站臺,向外界澄清公司經營正常。
這一次,萬科的負面傳聞因何而來?
記者注意到,就在2月20日,萬科將上海七寶萬科廣場剩余50%的股權,賣給香港領展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萬科完全退出。這個項目可以算是萬科最成功、最賺錢的商業項目。
2021年4月,領展曾以27.72億元收購了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所持有的上海七寶萬科廣場50%股權,當時物業整體估值為65.8億元,交易協議價為64億元。此次領展從萬科手中收購項目剩余50%股權的折扣力度更大,收購價僅23.84億元。
3個月前,萬科還賣掉了3家悅榕莊酒店的股權,僅僅收獲4.8億元現金。之所以“低價”賣項目,在業內看來可能還是為了保證現金流。面對不佳的銷售與融資環境,處境艱難是企業普遍感受,出于未雨綢繆考慮處置非主營業務相關資產,也符合萬科一貫的“謹慎保守”作風。
在債務層面,2024年,萬科境內信用貸款到期金額為93億元人民幣,分布為上半年50億元和下半年43億元;境外約有105億元人民幣的公開債券到期。對此,萬科方面表示,目前公司銀行融資渠道順暢,具體采用何種融資方式會綜合考慮成本等因素。言下之意,并不缺資金來源。
但銷售端,萬科的經營壓力依然不小。今年前2個月,萬科實現銷售額334.5億元,同比下滑41.65%,其中2月份單月銷售額141.5億元,同比下滑52.08%。銷售回款是房企自有資金的主要來源。如果企業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僅靠融資,也是萬萬不行的。
事實上,自2021年來,萬科就在布局“瘦身”計劃。在2021年11月下旬臨時股東會上,萬科總裁祝九勝提出,當下歷史階段是整個行業要縮表,去規模、去金融化、降杠桿等,萬科必須在安全和增長之間尋求平衡。
市場下行壓力難以轉變的大環境下,萬科接下來可能還會有一系列賣資產賣項目的行為。
不過,萬科的支持者實力雄厚。深圳市國資委去年就說過:“萬科是深圳國資體系重要成員,如遇極端情況,我們會積極出手,幫助萬科應對,我們有足夠的資金、資源和工具,可以通過一切可能的市場化、法制化手段,來幫助萬科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