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門窗網 門窗行業發展至今,已有幾萬家生產企業,但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的企業卻不到五千家,而年產值過億的企業不到一百家。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筆者認為,真正限制我國門窗企業規模化發展的原因既不是原材料上漲、人工成本增加,也不是同行的激烈競爭,而是企業的管理存在問題。怎樣針對行業特點解決管理問題,讓企業實現規模化發展?帶著這個問題,筆者采訪了專注于研發門窗企業管理軟件的佛山市杜特軟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杜特軟件)總裁陳文通。陳總向筆者詳細介紹了M3ERP系統管理軟件的研發目的和功能,以及該軟件在門窗行業的使用情況。
研發緣由:可觀前景+定制化生產
企業管理軟件有很多種,為什么會選擇研發專門用于門窗企業使用的ERP軟件呢?陳總是這樣回答的。
1.雖然門窗行業面臨洗牌,很多企業都處于困境,但從長遠發展來看,門窗行業至少還需要二十年時間才能完全成熟,其前景是比較可觀的;
2.我國建筑行業使用的門沒有統一的標準,每個門的門扇和門框尺寸都不統一,使得門只能進行定制化生產,不能進行標準化生產。非標準化生產意味著門企無法實現流水線作業。在生產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因產品款式、品種過多導致的訂單記錄錯誤、產品制作與客戶要求不符、貨物發送錯誤等問題。
基于以上兩個原因,杜特軟件決定研發一款專門應用于門窗企業的管理軟件。杜特軟件公司的M3ERP 管理系統在這種情況下,順勢而生。
市場需求點:企業管理出現一系列問題
門窗企業一般都是從作坊式生產逐漸轉變為規模化生產的。企業的人員也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上百人。由作坊式生產發展起來的企業,一般都不具備先進的管理經驗,當企業規模擴大以后,很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生產方面:企業規模擴大之后,產品的款式隨之增多,企業的訂單記錄、產品制作過程、物流發貨等方面就很容易出現錯誤。
一般情況下,企業對訂單的審核要求都比較嚴格,需要經過公司領導、財務、部門主管等審核之后,才可以安排生產或出貨。在企業規模較小和訂單較少的情況下,通過上下級之間的傳達,是可以保證流程的正常運行的。但是,如果企業規模擴大,人員增加,訂單增多,就很容易因為某個流程的漏審而延誤訂單的完成時間。
員工在接到訂單后,在沒有使用管理軟件之前,所需材料是通過人工計算的。因為不同的款式所用的計算方法不同,導致了員工的工作量大、工作繁瑣,并且容易出錯。
隨著產品種類的增加,原材料的品種也越來越多,這就加大了管理的難度。特別是余料管理的難度更大。如何減少余料的產生,如何將余料及時重新利用,已成為門企的大難題。
交貨期方面:企業的規模擴大,工人之間就需要分工合作,就有可能帶來工序多,進度難跟蹤的問題。但是訂單的交期周期是確定的,企業的生產車間增多,工作環節細化,容易造成訂單延誤,影響客戶對企業的滿意度。
內部管理方面:企業因為缺少總體控制和監控物流等環節運作情況的部門,單純依靠采購、業務、倉庫、生產等各部門之間的相互溝通,經常會因溝通問題造成工作差錯。部門之間相互扯皮、推諉責任,員工工作情緒低落,影響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員工方面:因為從事木門生產的員工素質普遍較低,規模較小的企業往往依靠老員工的經驗維系運作,人員波動較大。
以上種種問題,決定了門窗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須進行科學管理,也就需要一套流程化的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