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家居建材行業是自從98年房改后,住房商品化,裝修自主化的大背景下蓬勃發展起來,到今天已經有有15年以上的歷史了,在這15年中在中國家居建材市場從一線城市滲透到縣級重鎮。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建材家居市場是溫商背景投資興建,加之國際、本土家居建材連鎖賣場品牌組成了中國家居建材的銷售渠道生態圈。建材市場的投資者其實質上是在做商業地產 ,普通采取商鋪出售、出租等形式將入駐的商家聚合,統一管理、統一市場品牌宣傳。在沒有遭遇互聯網的年代都運作的風生水起,發展很快。但隨著B2B、B2C、C2C、O2O等電子商務運營模式的用極短的時間從萌芽到高速爆發,又逢2012年以來國家宏觀經濟與房地產市場的調控給原本蓬勃發展的傳統家居建材市場帶來攔腰一擊,于是便有了東方家園、百安居、家得寶等家居建材連鎖品脾的在中國市場倒閉、關店、撤離等典型代表。這僅僅是家居建材行業營銷From EMKT.com.cn渠道遭遇互聯網帶來的變革沖擊,當家居建材行業遭遇互聯網該何去何從是擺在家居建材行業上從業者不得不思考的問題。筆者僅從互聯網給家居建材渠道帶來的變革這個維度來探討未來趨勢:
1、 家居建材渠道變革的未來趨勢
家居建材行業中的鋼筋、水泥、石材等結構建材類因主體是以企業為單位,即地產開發商和材料制造商和銷售商,因業務合作的相對穩定性至多是在B2B的模式下進一步去扁平優化和和拓展,這類渠道變革的變化不劇烈。至多是將原有傳統業務電子商務化。而裝飾建材的變化將面臨劇烈的變化,變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費的主體分散為家庭化甚至是個人化,大量不穩定的消費主體必然帶來市場的劇烈波動和變化。其變革的方向為B2C、C2C和O2O同時并存。
2、 擁抱電商=擁有美好未來?
今天無論是廟堂還是江湖都在討論電商,似乎對于這個強大的新生事物誰也繞不開的話題,特別是雙11那是對家居建材制造商、銷售商最直接赤裸裸的誘惑,看著光芒四射的數字紛紛摩拳擦掌操刀就要去干一場。誰又知道光鮮的數據之后是什么,高昂的流量成本,筆者曾熟悉的一個在某平臺銷量第一的品牌,制造商年底算賬扣除各項成本還沒有平臺商賺的多,出現這個局面冷暖只有自知了。今天各類電商平臺實質上也是在做商業地產,只不過是虛擬的商業地產。電子商務是必然的趨勢,但是今天的電商平臺很大一部分的基礎是建立相對傳統渠道在比價成本低的基礎上,離開了這個核心基礎電商的競爭優勢也大大的削弱。隨著稅收、競爭者的加入流量成本必然會迎來一個更高的階段,筆者認為今天的電商平臺也是處于競爭的初級階段,沒有形成勢均力敵的充分競爭格局,將會有眾多的企業成為平臺商聚集資本發展壯大的藥渣。擁抱電商是否能擁有美好的未來這個需要根據企業的狀態來辯證的看待。陳問文(微信公眾號)認為把家居建材企業分三類來探討對策:第一類,在傳統渠道擁有強勢網絡,這類企業建議是分品牌涉足電商渠道或者高標價為傳統渠道的價格標竿站臺,如果沒有上述的做法那只是在把傳統渠道的銷售額部分轉移到線上了,在平臺商競爭沒有完成之前破壞了實體渠道就已消亡殆盡,得不償失。第二類,傳統渠道銷售網絡一般,此類企業建議是進入電商平臺實行業務分區管理,通過電商平臺的無盲區覆蓋彌補實體網絡的不足,重點是保護好現有實體網絡的健康發展。
第三類,傳統渠道基本可以忽略,那只有華山一條道進軍電商,通過電商品平臺來分銷自己的產品。當然逆向思維也很重要,當行業中大家鬧哄哄的去擠電商那座橋時,劍走偏鋒品牌就不做電商,說不定在人心惶惶的實體渠道商中找到了優質的商家,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家居建材市場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你的品牌發展起來。這個就需要對具體行業競爭狀態分析后才能操作。所以電商的未來趨勢是美好的,但是擁有這個美好未來的不一定就是你,一切從具體實際出發需要創新思維突破。
3、 什么家居建材產品適合做電商?
家居建材產品適合做電商首先充要條件是易儲運,能在現有快遞業務范圍的前提下易于操作,儲運的成本增大競爭優勢就不明顯,其次,是售后易于安裝和操作,我們國內的家庭裝修基本上是由裝修公司或包工頭等第三方完成,產品的安裝和操作過于專業化大大影響電商渠道銷售,所以我們家居建材產品從設計環節就要考慮安裝、使用者傻瓜化,盡可能的用簡單的設計去解決復雜的問題,切不可用復雜的方法去解決復雜的問題,IKEA和B&Q所售賣的國外設計師設計理念可以借鑒,完全符合DIY安裝操作,通過產品設計和產品說明使非專業人士都能操作安裝。做到這一點也是電商渠道能否成功的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