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
監管層正在不斷釋放支持房企融資的信號。
8月22日,人民銀行行長、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主任易綱主持召開部分金融機構座談會,提出要保障房地產合理融資需求。
此前3天有消息稱,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再次召集多家民營房企舉行座談會,探討通過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債信用增進公司”)增信支持的方式支持民營房企發債融資,涉及碧桂園、龍湖、旭輝、新城控股等8家示范民營房企。
隨后,多家房企反饋:“正在密切溝通中”。
8月23日,首單全額擔保民營房企債券落地,龍湖成功發行一筆規模為15億元中期票據,募集資金用于項目建設、購回或償還境外美元債等。
連日來監管層馳援房企流動性的消息,在提振樓市信心的同時也引爆了二級市場房地產板塊,債券市場也迎來翻紅。
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1月~8月中下旬,房企內地信用債中已經發行的中期票據金額達1350億元,較去年同期多增450億元。單看8月1日~8月23日,房地產企業已發行或擬發行上市的中期票據超過15筆,合計規模超過140億元。
國務院參事、銀保監會原副主席王兆星在8月20日參加“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2夏季峰會”發表演講提到,金融機構應該在堅持市場化、法制化原則下,滿足受困房企合理融資需求,保持對房地產行業正常貸款。
易居企業集團首席執行官丁祖昱認為,政策支持對房企融資而言就是一場“及時雨”,原因是現階段重塑市場信心比什么都重要。房企融資端已出現積極一面。短期看,利好政策覆蓋面還比較窄,僅個別優質房企獲益。預計未來房企融資環境將繼續優化。
中金公司研究報告預計,房地產市場景氣度有望持續回升。
多房企密集融資
8月以來,多家房企密集發布融資計劃。
8月17日,據簿記管理人浙商銀行公告,濱江集團擬公開發行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規模為人民幣9.4億元,利率區間3.8%~4.8%,發行期限2年。融資金額用于償還即將于8月25日到期的一筆超短期融資券“22濱江房產SCP002”,這筆短融債券余額9.3億元,票面利率3.66%。
“濱江算是幾家為數不多可以順暢發債的房企之一,上半年就獲得了幾十億元融資,除借新還舊外,也造就了濱江在土地市場上大膽出手,背后也有合作方‘撐腰’。”一位接近濱江集團的相關人士透露。
另據深交所固定收益信息平臺披露,濱江集團一筆26.5億元小公募公司債狀態更新為“已反饋”。募集說明書顯示,這筆公司債將用于濱江住房租賃項目及補充流動性。
植信投資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馬泓表示,預計到明年上半年,房企整體融資環境有望得到逐步改善。隨著房地產銷售環境向好,房企預收款等收入增加對其自身增信提供了更好基礎。另外,在各方面政策推動下,優質房企將獲得更多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以及非銀機構資金支持。
8月22日,京投發展完成發行4.46億元中期票據,利率為2.86%。8月18日,中國鐵建發布8億元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發行期限為3+2年;同日,武漢城建集團擬發行10億元中期票據。8月17日,北辰實業發布一筆發行規模上限為14.3億元中期票據申購說明。此外,華僑城計劃利用超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融資30億元,太倉中德創新園將發行2.76億元碳中和ABS,是房地產領域該細分產品的一次突破。
機構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認為,近兩月持續有房企違約,市場信心仍未修復,非銀融資主要依靠境內公開市場,發行主體以國企、央企和少量優質民企為主。融資主體和渠道均受限,短期內行業融資環境不會有明顯好轉,但受監管一直強調的“滿足房企合理融資需求”及各地行業支持性政策影響,環境不會再度出現明顯惡化。
首創證券房地產行業首席分析師王嵩預計,2022下半年房企融資端政策將保持友好,優質房企融資渠道將得到進一步改善。
融資環境有望寬松
“在中債信用增進公司全擔保情況下,公司正推進中期票據發行,發行概率較大。”8月18日午間,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在投資者會議上表示。
繼5月新城控股在中債信用增進公司助力下發行一筆10億元中期票據后,龍湖也于8月23日成功發行一筆15億元中期票據,該票據由中債信用增進公司提供全額擔保增信支持。
近日監管部門指示中債信用增進公司對房企發行的中期票據開展“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連帶責任擔保”,首批試點企業包括碧桂園、龍湖、金地、旭輝、新城控股、遠洋集團等。
北京某券商固收部負責人認為,中債信用增進公司的擔保可以看成是“兜底”,也是房企信用風險降低的一大信號。如果未來發債無法兌付債券本金和利息,中債信用增進公司必須無條件替房企償債。
旭輝控股也回應,和監管保持暢通溝通,相信監管對示范性民營房企會有進一步支持,具體信息以公司公告為準。
億翰智庫認為,近期信用風險向更高信用資質的民營房企或混改型企業蔓延,監管通過支持企業發債表示對部分優質民企的支持,以提振市場信心。但也要客觀看到,這次政策仍限于少數相對優質的民營房企,有助于市場信心的穩定,對于眾多已出險的民企來說幫助不大。
“主要還是銷售不暢以及存量債務到期的問題制約了房企融資能力。”馬泓說,從政策來看,后續中期票據發行針對民營房企在融資擔保方面會有松口的空間,有利于部分房企加快融資步伐,預計會有更多房企獲得相關融資支持的機會。
自5月份開始,包括信用違約掉期(私募CDS)或信用風險緩釋憑證(CRMW)在內的信用保護工具,帶動了龍湖、碧桂園、美的、新城、旭輝等示范民企先后成功發行多筆信用債,融資約39億元。
與此同時,房地產行業的信用債發行在穩步回升,二季度以來發行平穩,月均發行額超過460億元,5月起發行額環比連續為正,同比增速雖仍為負,但也降至個位數。發行種類也更為多樣,并購債、綠債、住房租賃債等專項債均受到鼓勵。
劉水認為,政策上對流動性支持并未惠及中小型房企,它們對補充流動性的需求更高。希望對于當前風險可控、相對穩健的中小型民企,考慮對其適度放寬限制,借此機會獲得相應融資支持。
“發債我們基本沒機會,目前我們還在接洽AMC,但市場對行業風險還是持審慎態度,僅靠銷售回款帶來的流動性明顯下降,資金壓力不容樂觀。”某出險房企內部人士說,個別房企探討過中債信用增進擔保方式發債,有支持的,也有發債動力不足的,主要是擔保融資注入資金有限,且還需要房企給出資產反擔保。
8月10日,瑞銀發布報告稱,4家內地房企碧桂園、萬科、龍湖和旭輝2022年上半年自由現金流均為負,相當于其2021年底閑置現金余額的11%~41%已經流出,投資者擔心這種現金消耗的可持續性。
天風證券地產分析師韓笑表示,預計下半年融資政策寬松仍有望延續,國企、央企及優質民企的融資優勢將繼續拉大,行業分化加速。
此外,在熬過今年初第一波償債高峰后,當下房企又面臨第二波償債高峰考驗。
據克而瑞資管統計,2022年四季度,200家核心房企境內外債券合計到期規模約1812億元,其中海外債約為617億元。民營房企合計共有1000億元債券即將到期,海外債約占總規模的43%。尤其是10月份,預計將有近800億元債券到期,其中近500億元為境內債券。
馬泓認為,考慮到一些階段性因素擾動對房企經營性現金流產生負面影響,不排除在年內仍有房企會出現違約情形。房企要在兩方面下功夫:一是與地方政府、金融機構一起推進“保交樓”,促進并加快預收款的回款速度,增加收入。二是拓寬融資渠道,爭取利用好當前政策階段性“紅利”特點,嘗試各種融資渠道增加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