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受宏觀經濟的整體形勢影響,銑床市場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銑床行業內的過半企業都經歷了生產經營遇冷的情況,產量、產值也出現了持續的下滑,庫存日益增長,相當一部分產品呈現出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日前,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銑床分會秘書長魏而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2012年銑床市場經濟運行數據報告尚在撰寫過程中,但從2012年整個行業形勢看,預計總體銷售收入降幅將達到10%以上。
中低端滯銷 高端飽和
“從2011年下半年起,我國銑床行業就已開始感覺到了市場的波動。在進入2012年后,各個企業愈加明顯地感受到了市場的壓力。”魏而巍介紹,整個2012年銑床市場的產品呈現了一種“中低端產品滯銷,高端產品需求不旺”的狀態。這也使不少銑床企業在經營上陷入了困境。
魏而巍解釋,由于2010年以及2011年上半年行業發展迅速,不少同質化嚴重的銑床產品進入到了市場之中,形成了產能過剩的局面,加劇了市場競爭的程度。而由于2012年行業形勢隨整體制造業走低,市場對于低附加值的低端產品的需求也降低了。因此,原本定位中低端的普通銑床以及經濟型數控銑床也就失去了市場的青睞,逐漸沉寂在了庫存之中。而相對高端的產品,如重型龍門等設備,目前由于市場需求趨于飽和,因此也沒能保持住前一時期旺盛的需求,在產量和產值方面也有超過兩位數的下滑。
雖然銑床行業在2012年出現了比較普遍的下滑態勢,但也有部分企業逆勢取得同比增長的成績。魏而巍介紹,這類企業通過給予產品更高層次的附加值,提升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從而獲得了訂單。如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其產品適用范圍較廣,同時搭載了其自主研發的軟件,為用戶提供了配套服務,受到了認可,獲得了相當可觀的利潤率。這在以價格戰打拼市場的今天來看,確實是難得的良性發展的典范。北一機床在高端與低端產品受到市場擠壓的情況下,通過其“中型中高檔”機床產品贏得了市場的認可,也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低端、高檔產品流失的產值以及銷售收入。
“目前銑床市場的形勢確實受大環境影響波動較大。而有限的市場中目前比較青睞的產品主要是那些適應度比較高、靈活性比較好、有自身特色的產品。價格在目前看來并非第一要素。因此在未來謀局中,銑床企業應該把眼光集中在新產品以及新技術的研發上,而并非是通過簡單的價格戰而贏得訂單?!蔽憾∪缡潜硎?。
市場反應速度決定企業命運
在嚴峻的形勢之下,市場也逐漸開始行使其優勝劣汰的職能。由于國外品牌產品的各種優勢所在,不少國內企業感受到了非常強的競爭壓力。對此,魏而巍表示,目前我國銑床市場是開放的、遵循市場發展規律的市場,未來將更加以市場為導向。在這種狀態之下,其優勝劣汰的職能將更加明顯。如果國內企業還希望以過去那種相對緩慢的發展來應對未來的市場變化,那必然要被更加專業、先進的國外品牌所驅逐。魏而巍坦言,目前市場留給國內企業的時間并不多,應對市場的反應速度將成為今后銑床行業企業發展的勝負手。
魏而巍介紹,目前在銑床行業中要想實現轉型升級,迅速調整產品結構應對市場的難度比較大,但并非無計可施。他指出,如果能在 “技術引進”、“把握需求形態變化”兩個方面有所作為,那么實現企業自我突破就會容易很多。
他進一步解釋道,我國銑床產品與國外產品在質量、檔次、可靠性等方面都確實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劣勢。而外國企業通過數百年的沉淀,在技術方面也確實領先國內企業。但目前的態勢又不允許國內企業慢慢追趕,因此通過并購的方式,以市場換技術就成為了國內企業在短時期內迅速提升產品技術的一條捷徑。如北一機床在之前收購德國科堡之后,開發出的重型龍門車銑復合機床就成為了其拳頭產品,并迅速在國內實現了品牌效應,成為了其核心銷售產品。
此外,國內企業還可以通過對產品需求形態變化進行研究和掌控來實現產品的升級。魏而巍提醒國內企業,目前自動化生產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而其中也蘊藏著相當豐厚的市場回報。魏而巍表示:“我們的確在自動化上并未占到先機,但不少國外企業目前也起步不久,這之間的差距遠遠小于我們常規產品與對方的差距。在這種新事物、新趨勢下,對方都有希望獲得利潤。因為其中的生產形態都發生了變化,從工藝到自動檢測、診斷、安全保護等等方面都是新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企業是有機會贏得市場的。”
用戶行業市場松動銑床國產化大有可為
為確保國家經濟持續良性發展,我國政府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艦船、綠色能源、汽車、模具等方面繼續投資。在2012年,雖然整體宏觀形勢不盡如人意,但國家重點關注行業依然保持著相當穩定的設備需求。魏而巍表示,目前以汽車、模具為代表的用戶行業門檻已經有所松動,這將給予國內銑床企業一展身手的機會。
“汽車行業一直以來都是機床最大的用戶企業。但國內的銑床,甚至機床設備都很難進入到汽車行業的核心生產線之中去,這與我們產品性能等多方面要素有關。但目前這一局面已經出現了松動,部分汽車配件企業在生產中已經開始選擇性地采購國內產品,并有比較明顯的增長趨勢?!蔽憾〗榻B,不僅如此,目前不少整車生產企業在工藝技術穩定之后,也開始逐漸關注一些國內的機床產品,這對于銑床行業乃至機床行業而言都是一個良好的發展趨勢。
與汽車行業相似的還有模具行業,魏而巍介紹,我國近幾年來已經從模具的進口國轉變成為了出口國。但隨著工藝的掌握與成熟,國內各個模具企業的設備需求也開始從原先的絕對以進口為主逐漸轉變為開始采購國產設備。目前,國內模具行業主要需求在于高速數控銑床等產品。搶占這類用戶市場對國內企業而言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會。
一、全行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一)生產持續穩定增長
2012年,湖北裝備制造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803.1億元,同比增長11.9%,比上年放緩8.2個百分點,低于全省工業平均水平2.7個百分點,占全省工業的比重為29.34%。2012年湖北裝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增幅波動范圍在2.4個百分點內, 比上年波動幅度收窄2.6個百分點,增長波動性縮小。
專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保持兩位數增長,增幅分別達到24.8%、21.2%、16.1%、15.8%、15.6%,分別高出全省工業10.2、6.6、1.5、1.2、1.0個百分點。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分別低于全省工業12、10.2和3.4個百分點。
(二)大部分重點產品產量保持增長
在重點統計的86種產品中,有53種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增長面為61.6%。其中,電站水輪機、機床數控裝置、環境污染防治專用設備、電動自行車、電力電纜等10種產品產量累計增速均達100%以上;起重機、內燃叉車、包裝專用設備、礦山專用設備、水泥專用設備、塑料加工專用設備等17種產品產量累計增速高于或接近50%。
(三)效益下滑勢頭初步得到遏制
全省裝備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599.9億元,增長11.5%,占全省工業的27.41%。實現利稅836.5億元,增長0.1%,其中利潤 565.9億元,受汽車制造業利潤下降7%的主要影響,全省裝備制造業利潤下滑1.6%。虧損企業虧損額50.4億元,其增幅由一季度的164.3%、上半年的82.7%回落至年末69.9%。產成品年末余額413.8億元,同比增長1.4 %,增幅較年初的19.7%回落了18.3個百分點,去庫存化趨勢明顯。